[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移动用圆形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8863.7 | 申请日: | 201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0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巫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28;H01B7/18;H01B5/0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33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型 移动 圆形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加强型移动用圆形软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用户对电缆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移动电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如果电线电缆没有足够的强度,那么电缆的耐扭转性和整体性会必然性降低,会很大程度影响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造成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断线及鼓包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型移动用圆形软电缆,能在恶劣环境中频繁移动的电缆,特别是自身重量较重的大截面移动电缆,因为有效地提高了电缆的强度,解决了电缆在移动过程中易断线、扭转造成的鼓包等问题,使电缆的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加强型移动用圆形软电缆,包括多根导体、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导体外侧分别依次包裹有绝缘层、内绕包隔离层,内绕包隔离层采用无纺布有间隙式绕包构成,包裹内绕包层的多根导体之间设有柱状的填充绳后相互绞合成束,成束后多根导体外采用麻线交叉成网状捆扎构成外绕包层,外绕包层外侧挤塑成型有护套层,护套层经挤塑成型后护套料嵌入外绕包层及内绕包层之间。
所述的加强型移动用圆形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导体均采用无氧铜导线束绞而成,导体截面积一般为10~240mm2。
所述的加强型移动用圆形软电缆,其特征在于:绝缘层和护套层材料均采用丁腈橡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材料为:
(1)导体:导体体材料为无氧铜导线束绞而成。导体应采用GB/T3956中规定的第5种铜导体。导体截面一般为10~240mm2。
(2)绝缘:根据使用环境和电缆正常运行温度,选择丁腈橡胶作为绝缘材料,由于绝缘要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丁腈橡胶力学性能明显优于高抗撕硅橡胶绝缘材料,同时具有满足电缆需求的柔软性及电气特性,还具有优异的耐寒性、良好的耐老化性能,超强的耐油性能在目前电缆市场上更是名列前茅。丁腈橡胶是一种理想的电缆绝缘包覆材料,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断面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杂质,外观圆整且容易与导体剥离。
(3)隔离层:每根绝缘线芯外侧包裹有间花绕包的隔离层。
(4)成缆及缆芯绕包:电缆成缆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右向, 绝缘线芯应绞合在一起。外圈不使用填充材料,绞合成缆后其外侧为麻线交叉捆扎。
(5)护套:护套采用丁腈橡胶材料。护套表面应光滑、圆整、色泽基本一致,断面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内外绕包层采用特殊的有间隙式绕包结构,使得挤塑成型的护套料可以穿过内外绕包层,使得电缆的护套层与绝缘层成粘连的整体状态,同时电缆制造方便,敷设容易;电缆具有极好的强度,优良的电气性能、耐低温、耐撕磨、耐油性能好、高弹性耐弯曲性能强、抗撕裂、耐老化、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加强型移动用圆形软电缆,包括多根导体1、绝缘层2,多根导体1外侧分别依次包裹有绝缘层2、内绕包层3,内绕包层3采用无纺布有间隙式绕包构成,包裹内绕包层3的多根导体1之间设有柱状的填充绳4后相互绞合成束,成束后多根导体1外采用麻线交叉成网状捆扎构成外绕包层5,外绕包层5外侧挤塑成型有护套层6,护套层6经挤塑成型后护套料嵌入外绕包层5及内绕包层3之间,多根导体1均采用无氧铜导线束绞而成,导体截面积一般为10~240mm2,绝缘层2和护套层6材料均采用丁腈橡胶。
电缆的绝缘层2及护套层6挤出工艺采用挤压式,护套材料能透入麻线交叉成网状捆扎构成外绕包层5与多根导体1之间,与多根导体1结合紧密无隙,而多根导体1的绝缘层2外侧采用无纺布有间隙式绕包构成内绕包层3,因此,护套料也能与绝缘层2一部分相互接触,使得绝缘层2与护套层6之间呈半沾连整体状态。所以挤包的绝缘及护套的整体强度大大增加,表面平整光滑,在保持电缆具有较好的柔软度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电缆的强度,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8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