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电路用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8050.8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9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梅;倪保林;郑美;吴刚;许月飞;汪鲁旭;胡仪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华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5 | 分类号: | H01G4/005;H01G4/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13119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电路 用电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CBB81型电容器采用聚丙烯膜作为介质,金属化聚丙烯膜和铝箔形成内部串联绕制而成,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其内部结构层次为:第一层为金属化双留边聚丙烯铝膜,第二层为平行放置的两只铝箔,第三层为聚丙烯光膜,两铝箔之间的间距D1为3.6mm及以上。现有的CBB81型电容器脚距在15mm以上,根据现有的结构无法实现脚距P≤10毫米的小脚距大功率电容器,原因在于两只铝箔之间中留边太小,在施加高压时易导致飞弧击穿,同时该电容器中双留边金属化聚丙烯膜和聚丙烯光膜宽度W1为14mm~21mm,体积大,适用范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照明电路用电容器,可以有效解决现有CBB81型电容器脚距在15毫米以上,体积大,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照明电路用电容器,包括顶层的金属化聚丙烯铝膜和底层的聚丙烯光膜,其特征在于:金属化聚丙烯铝膜和聚丙烯光膜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铝箔,两个铝箔之间还设有聚丙烯光膜,两铝箔之间的间距D2为0.5~1.2mm,金属化聚丙烯铝膜和聚丙烯光膜的宽度W2均为4~8mm。
进一步,金属化聚丙烯铝膜两侧设有留边。
进一步,底层聚丙烯光膜的首端长度L1为15±2mm,可以防止电容器两极板短路现象发生。
进一步,底层聚丙烯光膜的终端长度L2为55±5mm,一方面可以防止电容器两极板短路;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电容器外包膜,提高其绝缘性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电容器的自愈能力,在瞬间高电压大电流的冲击下不会直接短路,从而提高了电容器的可靠性,两只铝箔之间衬垫了聚丙烯光膜,在施加高压时有效避免了飞弧击穿现象,使该电容器的引出脚距可以减小到10mm以下,同时大大缩小了电容器的体积,适用范围增加,适合大功率小体积的照明电路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电容器的芯子展开图;
图2为图1中A-A向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照明电路用电容器的芯子展开图;
图4为图3中B-B向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照明电路用电容器,包括顶层的金属化聚丙烯铝膜1和底层的聚丙烯光膜3,金属化聚丙烯铝膜1两侧设有留边4,底层聚丙烯光膜3的首端31长度L1为15±2mm,底层聚丙烯光膜3的终端32长度L2为55±5mm,金属化聚丙烯铝膜1和聚丙烯光膜3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铝箔2,金属化聚丙烯铝膜1和聚丙烯光膜3的宽度W2均为4~8mm,大大缩小了电容器的体积,电容器有效长度为图3中所示长度L,两个铝箔2之间设有聚丙烯光膜3,即电容器内部结构层次:第一层为金属化聚丙烯铝膜1,第二层为铝箔2,第三层为聚丙烯光膜3,第四层为铝箔2,第五层为聚丙烯光膜3,同时两铝箔2之间的间距D2为0.5~1.2mm。将金属化聚丙烯铝膜1作为公共极板,将两只铝箔2之间用聚丙烯光膜3隔开,在施加高压时有效避免了飞弧击穿现象,使该电容器的引出脚距可以减小到10mm以下,适用范围增加,适合大功率小体积的照明电路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华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华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80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