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位传感器的电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7571.1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1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顾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68 | 分类号: | G01F23/6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合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电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位传感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液位传感器的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使用者了解容器内液体容量的多少,通常在液位传感器的电子管内设置有一电路板,如申请号为200420043902.5、名称为一种传感器结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在电子管外安装一个浮筒,浮筒上安装有一个具备一定磁性的磁铁,并且该专利中电路板上的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电源输入端VCC、电压输出端OUTPUT1、接地端GND和多个电阻Rx;该多个电阻Rx包括有依次串联连接的电阻R0、电阻R1、电阻R2······电阻Rx,该电源输入端VCC通过稳压模块10′连接电阻R0,该电压输出端OUTPUT1连接到电阻R0和电阻R1之间的节点上;以及对应每一电阻Rx均设置有一干簧管RSx,该干簧管RSx的一端连接到相邻两电阻Rx之间的节点,干簧管RSx的另一端连接到接地端GND上。
使用时,液位传感器上的浮筒随容器内所注入液体容量的增加而沿液位传感器的电子管上升,当浮筒靠近某个干簧管RSx时,由于该浮筒内的磁铁产生磁场力对该干簧管RSx起到驱动作用,使得该干簧管RSx闭合而接地,就相当于与干簧管RSx连接的电阻Rx接地,电压输出端OUTPUT1的电压就等于电阻R0与其后面电阻Rx的分压,以此使得干簧管RSx导通而输出相应点的电压供给仪表,使仪表显示相应的液位。如图1所示,当干簧管RS1导通时,则输出电阻值为R1,当干簧管RS2导通时,则输出电阻值为R1与R2的总和,依次类推。当容器内的液体逐渐被消耗时,该浮筒也自然跟随液面下降,在不同高度下驱动相应位置的干簧管RSx闭合,从而输出相应的电阻值给予使用者提示。
上述现有之液位传感器的电路结构,虽可提供给使用者了解液位高低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造成现有的液位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
首先,由于干簧管的体积大,在使用当中受到空间的限制,集成密度低,从而导致液位传感器的精度较小;其次,该干簧管只能使用插入式焊接(DIP)工艺安装,工艺复杂,组装不便,生产效率低;再者,干簧管的管体使用玻璃材质,容易破碎,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和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位传感器的电路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液位传感器精度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位传感器的电路结构,且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液位传感器组装不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位传感器的电路结构,包括有电源输入端VCC、电压输出端OUTPUT1、接地端GND、电阻R1、电阻R2和多个电阻Rx;该电阻R1和电阻R2分别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该多个电阻Rx与电阻R1串联连接,该电阻R1与相邻的电阻Rx之间的节点连接前述电压输出端OUTPUT1;对应每一电阻Rx设置有一磁敏电阻芯片Ux,该磁敏电阻芯片Ux具有输入脚VDD、输出脚Vo1和接地脚GND,该输入脚VDD连接电阻R2,该输出脚Vo1连接对应的电阻Rx,该接地脚GND连接前述接地端GND。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稳压模块,该电源输入端VCC通过稳压模块连接到前述电阻R1和电阻R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7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轧无缝管材气密检测装置
- 下一篇:液体容量警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