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防重叠结构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7458.3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1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重叠 结构 薄片 金属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防重叠结构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个人电脑、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手(PDA)等信息电子设备和视听电子设备的小型轻量化以及无绳化正在迅速地发展,对作为这些电子设备的驱动用电源的电池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因此,对电池所采用的各个部件的结构和加工工艺等一直在进行各种研究。
专利文献CN 201352577Y中公开了一种电池用引线、电池用封口板及具有该电池用引线或电池用封口板的电池。上述电池用引线的一个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凸点,当电池用引线贴向电池用封口板时,该凸点作为间隔部件使该电池用封口板的排气孔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不与该电池用引线的该表面接触。上述电池用封口板具有排气孔并对上述壳体的开口部分进行封闭,在该电池用封口板的排气孔边缘的外侧,朝向电池内部地设置至少一个凸点,当电池用引线贴向该电池用封口板时,该凸点作为间隔部件使该电池用封口板的该排气孔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不与该电池用引线的表面接触。
上述专利文献中所述的凸点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该凸点仅是为了将电池用引线与电池用封口板之间隔开,以保证电池用封口板上的排气孔始终保持畅通,并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在组合电池的制作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薄片型金属连接片,而这种连接片由于较薄,在冲压成型等后续的加工过程或清洗过程中两个连接片本身之间容易产生重叠现象,从而容易在后续的加工过程或清洗过程中产生不良影响。现有的防止两个连接片重叠的对策是在连接片的表面上形成球形凸点。但是由于球形凸点为圆弧状态,当两个连接片放在一起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重叠(图1(c)),从而使两个连接片之间的间隙较小,不能有效地起到防止两个连接片重叠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课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重叠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者经过精心的研究,得到了下述的技术方案。
(1)一种带有防重叠结构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其特征在于,上述防重叠结构是在上述薄片型金属连接片上形成的平顶凸台。
(2)根据上述(1)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其特征在于,上述凸台为一个或多个。
(3)根据上述(1)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和上述凸台是一体成型的。
(4)根据上述(1)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薄片型金属连接片的厚度为0.1mm~1.0mm。
(5)根据上述(1)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其特征在于,上述凸台的高度为0.1mm~1.0mm。
(6)根据上述(1)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薄片型金属连接片上具有用于连接或固定的开孔。
(7)根据上述(1)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其特征在于,上述凸台在上述薄片型金属连接片的长度方向的中心部分附近形成。
(8)根据上述(1)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薄片型金属连接片的材质为镍、铁镀镍或不锈钢。
(9)根据上述(1)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薄片型金属连接片是电池的正极端子连接片或负极端子连接片。
根据上述薄片型金属连接片,不容易产生两个连接片的重叠,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在后续的加工过程或清洗过程中发生作业不良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a)为主视图;图1(b)为俯视图;图1(c)为两个上述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叠加在一起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主视图;图2(b)为俯视图;图2(c)为两个上述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叠加在一起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薄片型金属连接片的防重叠结构的加工形成过程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两个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叠加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比较例的两个薄片型金属连接片叠加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为了简化说明,对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件用同一参考符号表示。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74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包的接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的三栅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