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缝钢管打头冲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7106.8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忠财;严成良;冯光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伦宝金属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28 | 分类号: | B21D28/28;B21D4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10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钢管 打头 冲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缝钢管打头冲孔装置。
【背景技术】
冷拔工艺中,首先需将中空管材的一端缩径,俗称打头(压头)作业,使压头的直径小于管材直径,使其在拔制时能通过外模让冷拔机的工装钳住头子进行拔制。为了提高头子强度、满足多次拔制的需要,打成的头子部分尺寸应尽可能小,形成无缝的实心体。但是,由于现有配合打头而完成打头任务的无缝钢管打头冲孔装置结构的原因,致使打头后形成的中空管材在后续酸洗工序中会出现如下问题:头子形成无缝实心体后,使中空管材变成了一端不通气的盲管,由于一端封闭的钢管在酸洗液液面下,近封闭处具有空气殘留,从而造成酸洗液不流畅,大约有50-150mm左右长的管内壁不能得到有效酸洗,而没有酸洗掉的有氧化皮的存在将直接影响拔制,出现内模与钢管摩擦力瞬间增大,当拉力大于头子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时就会造成断头现象,再者,由于钢管头部内壁的有氧化皮没能酸洗干净,氧化皮会粘结在内模上而发生所谓的吃内模情况,出现钢管内孔壁划道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无缝钢管打头冲孔装置,将该装置配置在现有压机上,打头后所形成的中空管材在后续酸洗工序中不会出现酸洗液不流畅的现象,有氧化皮消除彻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无缝钢管打头冲孔装置的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在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对接面上具有一个凹形的头子成型腔,该头子成型腔具有前部的头子腔和后部管材缩径腔,其特征是:在所述后部管材缩径腔径向位置的上模上设有一冲头,该冲头的下端裸露在所述后部管材缩径腔内。
具体实施时,所述冲头呈柱形,由销固定在上模的本体上。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上模本体上增设冲头后,当上模在动力驱动下,下行与下模合模后,一是利用头子成型腔完成中空管材的打头作业,二是利用冲头在中空管材与头子的锥形缩径部位开一通孔,使打头后的中空管材内孔两头都与外界相通,因此,在酸洗过程中就不会出现酸洗液流通不畅的问题,彻底解决了空气残留现象,使氧化皮得到有效消除。
【附图说明】
为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作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模1,下模2,冲头3,头子腔4,后部管材缩径腔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并结合图2。上模1和下模2相对设置,上模1固定安装在压机上方的升降压杆上,可随升降压杆相对下模2作上下升降运动。下模2固定设置在压机的机台上。冲头3为一枚固定设置的圆柱,由定位销固定在上模1的本体上,相对后部管材缩径腔5垂直设置。作业时,先将处于高温状态(约800℃)的等打头中空管材置于下模2的头子腔4和后部管材缩径腔5内,然后,上模1随压杆下行,在完成打头任务的同时,由冲头3完成打孔作业。由于高温作业,因此,冲头3应选择耐热材料制作,本实施例选用H13耐热钢作为冲孔冲头材料,能达到耐用的实效。
本实用新型对无缝钢管打头冲孔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投资少,不增加工序和物流搬运的优点,为后续酸洗工序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伦宝金属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伦宝金属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7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操作物品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弯机下模位置调节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