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短路电流限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6848.9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3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齐宏;缪小军;彭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速限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赵绍增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路 电流 限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短路电流限制器,特别涉及一种抗信号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的短路电流限制器。
背景技术
在发电、变电和供电等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出现短路电流时,为保护设备、线路的稳定性,避免受到短路电流损坏,需要使用到断路器进行快速切断。目前的各类断路器全开断时间基本维持在100-200ms,因此在此时间内,各设备必须耐受由短路电流引起的温升和电冲击,其对设备的制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电力系统中各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大,此问题已成为设备制造的最大难题,进一步研制缩短断路器分闸时间或研制一种更快速切断短路电流的装置已迫在眉睫。
目前市面已有相应功能的快速隔离器出现,其包括绝缘筒体,设在筒体内的导电体,导电体一侧设置有爆裂槽,在爆裂槽内填充有由导爆索引爆的炸药,导爆索与电雷管连接。通过罗氏线圈检测导电体上通过的大电流信号,由电子控制器控制电雷管驱动导爆索引爆炸药,快速切断导电体。该种结构的缺点是:电子控制器相较于隔离器的导电体处于低电位,输出触发信号时需要耦合一个高压信号来实现控制,需要使用脉冲变压器来提供,抗信号干扰能力弱,存在不确定性,缺乏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信号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的短路电流限制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短路电流限制器,主要包括定向爆破切割式隔离器、限流熔断器和电子控制器,所述隔离器与限流熔断器并联设置,隔离器上安装有检测短路电流的感应线圈,所述电子控制器安装在隔离器的一端,电子控制器信号输入端与感应线圈连接,电子控制器信号输出端与隔离器的电雷管连接,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器与隔离器等电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控制器的电压侧接线依次通过隔离变压器与供电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变压器与供电电源之间设有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子控制器与隔离器等电位连接,位于短路电流限制器的高压侧,输出触发信号时由经逆变器无需耦合一个高压信号来实现控制,由隔离变压器供电,抗信号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短路电流限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隔离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隔离器1、限流熔断器2、电子控制器3、隔离变压器4。
上述隔离器1采用目前技术成熟的定向爆破切割技术切断隔离器1内的导电排11来实现隔离。其具体结构为:包括绝缘壳体12,设在绝缘壳体12内且两端伸出绝缘壳体12的导电排11,导电排11位于绝缘壳体12内的部分侧面设置有爆裂槽,爆裂槽内填充有由导爆索引爆的炸药13,导爆索与电雷管连接。隔离器1的导电排11上套装有感应短路大电流的感应线圈。
隔离器1和限流熔断器2并联设置,两者通过弯板和螺栓连接。限流熔断器2的电阻大于隔离器1的电阻,隔离器的导电排11两端伸出绝缘壳体12后分别与两端的接线端子排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电子控制器3安装在隔离器1的一端,且与隔离器1等电位连接。电子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与感应线圈连接,电子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隔离器1的电雷管连接。
电子控制器3的电压侧接线依次通过隔离变压器4与供电电源连接,并在隔离变压器4与供电电源之间设有逆变器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速限开关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速限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68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