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空投发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75528.1 | 申请日: | 2011-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冠华亚太科技有限公司;李玉凡 |
| 主分类号: | A62C3/02 | 分类号: | A62C3/02;A62C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空投 发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灭火装备等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颖的用于空中森林消防灭火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在恶劣天气的因素或影响,在一些大型的设施、或者易燃易爆的场地发生火灾时,由于消防车、消防人员都难以近距离得进行灭火,只能远距离通过消防水带、高压水枪灭火。或者出于安全考虑,只能远处喷射消防水、泡沫装置,灭火效果不佳,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火情和扑灭火灾。纵观最近多年发生的大型火灾:例如央视大楼火灾,上海商业大楼火灾,中海油惠州炼油厂火灾,都是由于消防人员无法靠近,燃烧时间长达1小时,甚至一天一夜的大火,只能坐等燃烧至尽,给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难以扑灭的原因是灭火人员难以近距离灭火。即使人员到达,由于大厦高达一百多米,或者设施太宽,消防高压水枪喷出的消防水难以到达火场,灭火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有效在最佳时间内控制大火是目前消防需要重点技术科研公关的领域。
在当前开发的各种灭火设备中,全世界的科技工作者设计了各种利用消防的解决方案,基本上集中在地面人工消防装备,几乎还没有一种用于空中灭火的装备。特别是对于一些易燃、易爆的设施一旦发生火灾,无论对于消防人员和还是灾场的人员,都是随时处于危险中。在大型设备无法到达,超出灭火设备的消防范围外,就难以实现灭火的效果。因此只能扑灭外围的火种,对于高达上百米的大厦、宽度上千平米的设施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人员难以进入,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火情,灭火效果不好,现有消防手段对于大型火灾中,难以奏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自动空投发射装置,通过定向空投爆破型消防灭火装置相结合,其能够实现通过低空投放,消灭和控制大火,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线遥控,自动智能管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颖的遥控型的自动空投发射装置,包括箱体、箱门、安装柄、空投窗、吊杆、电动护杆、推板、电动微型液压推杆、电源接口、数据线接口、指示灯、摄像灯、微型摄像机和计数传感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空投发射装置是一个箱体,箱体顶部是一个箱门,箱体内上方有一根吊杆,与吊杆平行的箱体内有若干组对称的护杆,中间的护杆是可以活动的,可以方便组成需要空投物体的的形状,在空投窗上方的箱壁处,有一个电动栏杆与护杆垂直,护杆的另一端穿过一块推板,与箱壁连接,推板连接一个电动微型液压推杆。
在吊杆上设置若干个圆圈,方便灭火装置引线的锁扣扣住。
在每组对称的护杆上,安装有向对方方向弹起的弹簧片,弹簧片另一端固定在护杆上,保护内置的灭火装置不会前后倾倒。在每一对簧片上安装有一个计数传感器,计算装载灭火装置的数量。安装好后,计数器能自动计算灭火装置装载的数量。
在箱体的外部四周,每一个方向各安装有一个指示灯,便于夜间观察空投装置的空中位置。
在箱体的底部,安装有一个微型的摄像机和摄像灯,便于在火场上空随时将火况传回控制室,便于有效的制定灭火方案和措施。
在箱体的两侧底部,各有一个带扣锁的安装柄,方便快速的固定在预设定的遥控直升机起落架上。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自动空投发射装置,可以从低空100-300米范围内,根据风向和风力,通过遥控型直升机定向投放消防人员无法到达的火灾现场或危险的火场,只需消防灭火人员在现场的指挥车,或者临时设置的中控室,通过计算机数字化控制台操作,最大范围减少人员伤亡,又能实现扑灭或控制火情。
2、本发明自动空投发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连续从空中扑灭设施、厂房、设备和海上平台的火情,达到一次性实现空中灭火,高效经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3、本发明自动空投发射装置,实现灭火数字化管理和操控,随时能够将火场的情况随时传回控制室,以便消防人员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消防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箱体2、指示灯3、箱门4、电动栏杆5、电动微型液压器6、空投窗7、锁扣8、调节孔9、推板10、护杆11、电源接口12、数据线接口13、微型摄像机14、摄像灯15、安装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冠华亚太科技有限公司;李玉凡,未经北京冠华亚太科技有限公司;李玉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5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