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电特性综合测试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4557.6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3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沈涛;赵岩峰;黄金哲;张留洋;宋明歆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26;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特性 综合测试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处理理论和技术的提高,光电信号变换与检测技术的不断涌现,综合性的自动化、智能化的光电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包括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知识高度集中的新学科——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学(Optomechatronics)。这种跨学科的技术就是光电技术。现在光电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文教、卫生、国防、科研和家庭生活等各领域。在这些应用领域中,几乎都涉及到将光辐射信息转换为电信息以及将电信息转换为光信息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中需要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光电器件特性的相关知识。因此,在理工科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对于光电特性综合测试实验系统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光电器件类型众多,其性能千差万别。因此,对于测试不同类型的光电器件需要设计并搭建与之相匹配的测试平台,避免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从而获得精确的特性测试结果。目前,我国理工科高校内的实验测试仪器模式比较单一,且仍采用传统的电源作为能源供给方式,没有实现光电特性测试的综合化,无法集测试发光器件、光电探测器的特性、光电转换能量供给功能于一体,不能够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实验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实验测试仪器模式单一,无法集测试发光器件、光电探测器的特性、光电转换能量供给功能于一体的问题,而提出的光电特性综合测试实验装置。
光电特性综合测试实验装置,它包括光电转换及能量供给装置、放大器、控制器、第一驱动器、发光组件、光电探测组件、第二驱动器、模数转换器和数据显示器;所述光电转换及能量供给装置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放大器的电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放大器的第一电信号输出端与第一驱动器的第一电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放大器的第二模拟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的第一模拟电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模数转换器的数字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数字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模数转换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的模数转换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一驱动器的驱动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发光组件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发光组件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数据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数据显示信号输出端与数据显示器的数据显示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光电探测装置的电信号输出端与第二驱动器的电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驱动器的模拟电信号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的第二模拟电信号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种测试模式,测试发光器件、光电探测器的特性、光电转换能量供给功能集成一体;可以用于信息学类、光学专业、物理专业、计量测试专业、仪器科学专业等的教学测试实验。所述光电特性综合测试实验装置集合光学技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用模块组合方式,将光通讯、信息控制、光电检测中所用的发光器件、激光器件、光电探测器等各类器件的光电原理、光电特性参数的实验综合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完成原理及性能测试、实验结果的显示,并且系统可进一步组合、拓展实验内容。其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强、覆盖内容广,操作方便,价格低廉、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光电特性综合测试实验装置,它包括光电转换及能量供给装置1、放大器2、控制器3、第一驱动器4、发光组件5、光电探测组件6、第二驱动器7、模数转换器8和数据显示器9;所述光电转换及能量供给装置1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放大器2的电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放大器2的第一电信号输出端与第一驱动器4的第一电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放大器2的第二模拟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8的第一模拟电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模数转换器8的数字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3的数字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3的模数转换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8的模数转换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3的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一驱动器4的驱动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驱动器4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发光组件5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发光组件5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3的数据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3的数据显示信号输出端与数据显示器9的数据显示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光电探测装置6的电信号输出端与第二驱动器7的电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驱动器7的模拟电信号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8的第二模拟电信号输入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45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