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门窗内水切支座及装配有该支座的汽车门内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4032.2 | 申请日: | 2011-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0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古静;杨伟奇;秦国文;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窗 内水切 支座 装配 门内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门窗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门窗内水切支座及装配有该支座的汽车门内饰板。
背景技术
前门窗玻璃内水切安装在汽车前车门窗内侧,主要作用是防水、防尘和隔离噪声,该密封条在与车门装配时要求与车体配合牢固可靠,一般情况下,汽车门内饰板与仪表板配合型面比较平顺,使模具滑块有足够的空间,通常将内水切翻边与门内饰板上本体一体注塑成型,内水切翻边上设置安装孔与玻璃内水切实现安装固定。但是随着新车型不断推向市场,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及产品设计的开发,内饰结构的匹配也会随之发生较大变化,例如由于门护板与仪表板的配合,导致门护板的型面阶差大,在模具开模过程中,会受到模具滑块的空间限制,导致门护板内水切翻边结构不能实现,从而无法实现玻璃内水切的安装固定,影响产品开发进度及内饰匹配的牢靠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窗内水切支座,在汽车门窗玻璃内水切安装过程中能够匹配汽车门内饰板结构,解决了模具结构问题,投入成本小,且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有上述内水切支座的汽车门内饰板,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内水切支座的具体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门窗内水切支座,它包括固联于一体的支撑部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内表面设有容纳框及定位孔,所述容纳框及定位孔与设于汽车门内饰板上本体上的空调出风口的结构相匹配的;固定部的下部外边缘设有卡脚,所述卡脚能够与设于汽车门内饰板上本体上的限位筋卡接配合。
作为对上述容纳框与定位孔的结构的限定:所述容纳框呈矩形开口状且设置于固定部的中间,容纳框外周边上设有至少三只定位卡,所述定位卡能够与空调出风口的外表面卡接配合;
所述定位孔对称设置在固定部两侧,空调出风口的两个焊接柱能够于定位孔内平行地穿插定位。
作为对上述卡脚结构的限定,所述卡脚与固定部下部外边缘间联接,为闭合的矩形框。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上述汽车门窗内水切支座的优化,所述支撑部与固定部的固联处设有加强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上述汽车门窗内水切支座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部与固定部的固联体为侧断面呈“反7”字形即“「”字形的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上述汽车门窗内水切支座的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支撑部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孔,汽车门窗内水切能够于安装孔处与支撑部固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配有上述汽车门窗内水切支座的汽车门内饰板,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有汽车门窗内水切支座的汽车门内饰板,包括汽车门内饰板上本体,还包括汽车门窗内水切支座,二者间相互联接为一体。
作为汽车门内饰板上本体与汽车门窗内水切支座间联接关系的具体化:所述汽车门内饰板上本体上设有一体注塑成型的内水切翻边,支撑部及固定部设于与内水切翻边的高度相平齐处;
支撑部经与固定部的固联定位于汽车门内饰板上本体侧壁上;
内水切支座于汽车门内饰板上本体的型腔壁经容纳框及定位孔与空调出风口相配合;门内饰板上本体上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卡脚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有汽车门窗内水切支座的汽车门内饰板的其它特征还有:
所述容纳框外周边上的定位卡与空调出风口的外表面卡接配合;空调出风口两个焊接柱能够于定位孔内平行地穿插定位。
卡脚与固定部下部外边缘间联接为闭合的矩形框。
支撑部与固定部的固联处设有加强筋。
支撑部与固定部的固联体为侧断面呈“反7”字形即“「”字形的结构。
汽车门窗内水切能够于设在支撑部上端面的安装孔处与支撑部固联。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在于:
通过汽车门窗内水切支座来增加内水切翻边安装面的长度,解决了汽车门内饰板在生产过程中不易脱模的技术问题,同时汽车门内饰板与仪表板的配合型面的造型设计相对而言更加自由,即使汽车门内饰板型面阶差大,也能满足产品结构的实现,且投入成本小。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汽车上,在汽车门窗玻璃内水切安装过程中作为汽车门窗内水切的安装支座、汽车门内饰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4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车机顶刷
- 下一篇:全液压四驱高装多功能水田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