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钩式单轮放线滑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72460.1 | 申请日: | 201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甘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刚 |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钩式单轮 放线 滑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施工的小型放线机具,具体涉及一种钩式单轮放线滑车。
背景技术
放线滑车是输电线路架空导线展放施工时的必备机具,规格形式多样,其中钩式单轮放线滑车主要应用于小直径单根导线的展放。现有钩式单轮放线滑车存在以下不足:①吊钩上未放置锁片,放线过程中若出现冲击振动,整个滑车容易从吊挂处脱落。②活门与吊梁为圆形孔连接,在吊梁端部采用开口销锁紧,开口销容易丢失或脱落,使用安全性差,操作比较麻烦。③滑轮架采用扁钢制作,整体刚性差,在线路转角处使用时整个滑轮架容易扭曲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钩式单轮放线滑车。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钩式单轮放线滑车,它包括吊钩、吊梁、锁片、活门、铰链、左侧板、右侧板、滑轮、滑轮轴、底梁。所述吊钩上设有锁片,锁片通过锁片销轴连接在吊钩颈部,吊钩下部通过螺母连接在吊梁的中心孔上。所述活门上设有“鸡蛋形”连接孔,活门通过铰链和左侧板连接为一体,吊梁连接在活门和右侧板上部的吊梁孔内,吊梁右端设有挡圈,左端为一个“鸡蛋形”的自锁钩。所述滑轮通过滑轮轴连接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中部孔内,滑轮上设有轴承、隔套、弹性挡圈。底梁连接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部孔内,底梁和滑轮轴均通过螺母与左右侧板连接。所述活门、左侧板、右侧板均为折边的“C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按照上述方案制造的钩式单轮放线滑车放线时吊梁与活门可以自锁,工作时活门不会自动打开。吊钩上设有锁片,可保证滑车工作时不会从吊挂处脱落。该滑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整体刚性好,不会扭曲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钩式单轮放线滑车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吊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活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活门和吊梁的自锁状态图。
图6是活门、左侧板、右侧板的端面视图及图4的俯视图。
图中:1.吊钩,2.弹簧,3.挡圈,4.右侧板,5.滑轮,6.隔套,7.轴承,8.底梁,9.螺母,10.左侧板,11.滑轮轴,12.弹性挡圈,13.铰链,14.活门,15.开口销,16.吊梁,17.锁片销轴,18.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钩式单轮放线滑车包括吊钩1、弹簧2、挡圈3、右侧板4、滑轮5、隔套6、轴承7、底梁8、螺母9、左侧板10、滑轮轴11、弹性挡圈12、铰链13、活门14、开口销15、吊梁16、锁片销轴17、锁片18。吊钩1的颈部设有弹簧2、锁片18和锁片销轴17,锁片18和弹簧2可绕锁片销轴17摆动,吊挂时锁片18被压下,吊挂后锁片18在弹簧2的作用下复位并卡在吊钩1的钩头处起安全保护作用,吊钩1通过螺母9连接在吊梁16上,螺母9上设有开口销,连接后螺母9不会转动,吊钩1可沿吊梁16的中心孔自由旋转。
吊梁16连接在活门14和右侧板4上部的吊梁孔内,吊梁16左端铆有挡圈3,吊梁16可在吊梁孔内自由摆动。
活门14通过铰链13和左侧板10焊接为一个整体,活门14可绕铰链13自由摆动。滑轮5通过滑轮轴11连接在左侧板10和右侧板4的中部孔上,滑轮5上设有隔套6、轴承7和弹性挡圈12,滑轮5可绕滑轮轴11自由转动。底梁8是一根带台阶圆柱梁,连接在左侧板10和右侧板4的下部孔上。滑轮轴11和底梁8均设有锁紧螺母9。
如图2~图5所示,活门14上的吊梁孔和吊梁16左端的自锁钩形状均“鸡蛋形”,工作时吊钩1朝上,吊梁16左端的“鸡蛋形”自锁钩处于水平位置,而活门14上的“鸡蛋形”孔处于垂直位置,这时自锁钩将卡住活门14,活门14无法自动打开,打开时只需扳动吊钩1至水平位置,此时吊梁16处于图3状态,即与活门14失去吊梁16自锁钩的锁卡可方便打开。
如图6所示,活门14、左侧板10、右侧板4均为折边的“C形”结构,其强度大,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刚,未经李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2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