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充电化成槽的极板安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2059.8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6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文;王振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蓄电池厂(普通合伙)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1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充电 化成 极板 安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充电化成槽的极板安放装置,属于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铅酸蓄电池来说,其极板要经过化成才能荷电。化成所用的装置主要是由酸槽和极板安放装置组成,酸槽的作用是盛放化成用的硫酸,使极板可以在硫酸中进行反应。现在大多数厂家在化成荷电过程中都是采用焊接技术,把极板安放的极耳朝上放入安放装置内,用导电连接线将正负板极耳分别焊接在一起,然后通直流电对板板进行化成。采用这种结构和方法,每次化成都要把导电条和极耳焊接,造成大量的人力消耗和电力消耗,且每次使用的导电条必须是新的,否则无法进行焊接,每次铅条都需要回收进行生产浇铸,增加了熔铅,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充电化成槽的极板安放装置,在化成荷电过程中实现免焊接,不需要每次都回收铅条进行重新浇铸,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铅酸蓄电池充电化成槽的极板安放装置,包括导电板,所述的导电板上为长条状的上板,下为长条状的下板,中间横向设置加强板以固定连接上板和下板,所述的导电板的上板上设置导电柱。
进一步,所述的上板和下板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进一步,所述的加强板为多个,在上、下板间相间分布。
在实际使用中,用两个相同的本装置安装在充电化成槽底部,一边一个,作为为铅酸电池荷电的正负两极,导电板的上、下板截面形状为梯形,上、下极形成与正负极板极耳相适应的V形导电槽,能保证与极耳的良好接触,上、下板间相隔设置加强板,加强板间形成的空槽可有利于排出导电槽杂物。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极板安放装置可反复使用,不用在每次荷电前实施焊接作业,不需要每次都回收铅条进行重新浇铸,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由图1知,本实用新型的铅酸蓄电池充电化成槽的极板安放装置,安装在充电化成槽1的底部,一边一个,作为为铅酸电池荷电的正负两极,由图2知,本实用型的铅酸蓄电池充电化成槽的极板安放装置,包括导电板2,所述的导电板上为长条状的上板22,下为长条状的下板24,所述的上板22和下板24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中间横向设置加强板23以固定连接上板22、下板24,所述的加强板23为多个,在上板22、下板24间相间分布;所述的导电板的上板22上设置导电柱21,可固定连接到充电化成槽1的两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蓄电池厂(普通合伙),未经焦作市蓄电池厂(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2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实化速生材制造实木地板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入侵检测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