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线路横担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1952.9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5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增安;张志强;姚保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线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输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线路横担。
背景技术
目前,在10kV输电线路中使用的抱担、梭形担等,通常是两个角担用穿钉及垫铁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由于这类横担的结构构造易于鸟类在其上搭建巢穴,每年春季,总会有大量的鸟巢搭建在其上,而这些鸟巢的搭建经常造成接地或掉闸事故。据统计,由于鸟害引起的配网故障占总配网故障的比例高达到20%,可见,鸟害给10kV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重大隐患。
目前,解决鸟害引起的配网故障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在横担的上面安装驱鸟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有些线路上安装驱鸟器不是很方便,另外驱鸟器也存在较高的折损率,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力线路横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横担上易搭建鸟巢,造成配网故障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横担,包括:横担本体,横担本体的上表面为相对水平面具有倾斜角度的倾斜表面;以及固定装置,设置在横担本体的中部,用于将横杆本体固定在电力线路的杆体上。
进一步地,倾斜表面为平面或弧面。
进一步地,横担本体为角铁制成,平分角铁的两条边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面平行于水平面。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是抱箍,设置在角铁的夹角所在的一侧。
进一步地,横担本体具有菱形横截面,由夹角相对的两个角铁形成,平分角铁的两条边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面平行于水平面。
进一步地,两个角铁的中部均设置有与电力线路杆体适配的半圆形抱箍。
进一步地,半圆形抱箍的径向长度大于菱形竖直方向的对角线长度。
进一步地,两个角铁的两端均设置相对应的连接件。
进一步地,横担本体具有“S”截面。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横担本体的上表面具有向上的凸起,没有稳固的支撑点,鸟类在其上搭建巢穴比较困难,因此能够有效地解决由鸟害造成配网故障的技术问题,而且由于是横担本体自身形状的改变,与在横担上安装驱鸟器相比,折损率及成本都有很大的降低。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线路横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力线路横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力线路横担包括上表面为相对水平面具有倾斜角度的倾斜表面的横担本体10和设置在横担本体10的中部,用于将横杆本体10固定在电力线路杆体上的固定装置20。由于横担本体的上表面为相对水平面具有倾斜角度的倾斜表面,没有稳固的支撑点,鸟类在其上搭建巢穴比较困难,因此能够有效地解决由鸟害造成配网故障的技术问题。优选地,倾斜表面为平面或弧面,方便加工和安装。参见图1-3,横担本体10为角铁制成,平分角铁的两条边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面平行于水平面,此种构造的电力线路横担由于用料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固定装置20可以是抱箍,设置在角铁的夹角所在的一侧。该抱箍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式,以能够稳固地将横担本体10固定在电力线路杆体上为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图3-6,横担本体10具有菱形横截面,由夹角相对的两个角铁形成,平分角铁的两条边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面平行于水平面。此种结构的横担本体10其上表面呈线性,鸟类在其上找不到稳固的支撑点搭建巢穴,因此能够防止鸟害的发生。另外,其承力性能优良,可用于架线要求较高的线路。优选地,两个角铁的中部均设置有与电力线路杆体适配的半圆形抱箍。抱箍与横担本体10一体成型,因此,便于电力线路横担在电力线路杆体上的固定便捷,且稳固性好。半圆形抱箍的径向长度大于菱形竖直方向的对角线长度,增加了抱箍与电力线路杆体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增大,使用更为可靠。两个角铁的两端均设置相对应的连接件,可用于电力线路的铺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19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下排水通道的电缆沟
- 下一篇:胶态聚合物电池及其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