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车门用密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1728.X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6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江易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高新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8 | 分类号: | B60J10/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1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车门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车门密封装置,特别涉及轨道车辆车门用的密封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安装在诸如汽车车门、行李箱和后门之类的各种车体开口周缘处凸缘上的汽车密封条,其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90713.6 ,申请日:2008-03-31 ,该密封条包括密封条本体,该密封条本体包括具有中空密封部的覆盖层和具有基本为U形横截面的芯部材料,所述覆盖层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所述芯部材料由硬质合成树脂制成,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的密封垫部件设置在具有基本为U形横截面的芯部材料的内侧底表面上,或在具有基本为U形横截面的芯部材料的内侧底表面上的覆盖层上,所述密封垫部件在面向凸缘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突起。该装置可用于汽车车门、行李箱和后门之类的密封。其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轨道车辆等高速运动,且具有较大风噪声的交通工具而言,简单的密封是不够的,其不仅需要具有气密性,能耐受强大气流的冲击,同时需要有隔音、防尘、减震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车用密封条达不到上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车门用密封条,使轨道车辆车门密封良好,能耐受强气流的冲击,同时,具有良好的隔音、防尘、减震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轨道车辆车门用密封条,包括与两侧车门体相固定的密封体一和密封体二,所述密封体一和密封体二的相向一侧设有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设置在密封体一上,凹槽设置在密封体二上,凸起和凹槽各自沿所在密封体一或密封体二的中线呈轴对称设置,所述凹槽的对称轴两侧分别设有外展的密封边,密封体一上位于凸起的对称轴两侧设有与密封边相对应的密封平面;车门关闭时,所述密封边贴靠在密封平面上,同时,所述凸起插入凹槽内,凸起的凸棱与凹槽内侧相接触。
轨道车辆的车门为对平移式开门,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体一和密封体二安装在对开门的相向一侧,密封体一和密封体二由橡胶材料制成,其具有柔软、防水、耐腐蚀的特点,当车门开启时,密封体一和密封体二可保护乘客,免受硬质的车门碰伤,当车门关闭时,密封边贴靠在密封平面上,形成两道密封面,同时,凸起插入凹槽内,凸起的凸棱与凹槽内侧相接触,形成两道密封线,上述密封面具有良好的抗风、防水效果,密封线可进一步增强其密封效果,整体上保证了车门的防尘、防水、抗风和隔音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其应用于轨道车辆的对开式车门上,具有防尘、防水、抗风和隔音效果。
为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所述凸起的对称中心设有凸筋,车门关闭时,所述凸筋与所述凹槽内侧中心相接触。可以在凹槽内侧中心形成第五道密封,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为便于安装,所述密封体一和密封体二上与两侧车门体相对应的中部设有相互配合的插接部和插槽。安装时,只需要通过将插接部和插槽相互插接即可。
为保证门体和密封体一、门体和密封体二之间也能良好密封,所述密封体一和密封体二上与两侧车门体相对应的边缘设有搭接边,当所述插接部和插槽相互插接时,搭接边覆盖在所述车门体边缘。
为进一步保证车门关闭时,在密封体一和密封体二之间能形成良好的密封,所述密封体一和密封体二内沿各自的长度方向设有形变适应孔。在受外力挤压时,形变适应孔会发生形变,使得密封体一和密封体二相接触部位能更好地贴合在一起,易于实现密封;所述形变适应孔可设置在凸起内部和插接部的内部,这样更加便于安装和密封。同时,形变适应孔的设置减少了材料用量,是一种较为经济的做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其中,1密封件一,101、105密封平面,102、104凸起的凸棱,103凸筋,104、106、201、203搭接边,107、209形变适应孔,108、202插接部,204、208密封边,205、206、207线密封位置,2密封件二,3车门体一,4车门体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高新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高新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17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二甲醚异味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带制冷装置的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