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均压调整的压辊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1701.0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8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谢居文;罗志杰;李舵;李兆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泰轶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辊压机的压辊机构,属于太阳能电池封装设备,特别是一种带有调整上、下压辊间距及两辊压力的压辊机构。
背景技术
当前太阳能电池制造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新能源行业,就我国国内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产线,截止到201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已占世界50%还多。然而在目前组件的封装工艺中,绝大多数的组件封装企业还在使用层压机或辊压机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层压机的生产节拍慢,需采购多台设备,设备投资高;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经常替换硅胶板材料,运营成本较高。在使用辊压机封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过程中,由于目前的辊压机压辊机构都是采用一根通轴,在进行工作时因轴的挠曲作用,造成压辊端部压力大、中部的压力小,不能有效的将太阳能电池片夹层的气泡排出,甚至会由于应力不均产生破片,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效率,同时也造成了生产成本的浪费,因此,急需解决采用辊压机封装太阳能电池板,易产生破片率及气泡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采用辊压机封装太阳能电池板,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部与两侧部位受压辊挠曲作用影响,产生的应力不均匀而导致产生破片率及气泡率高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均压调整的压辊机构,通过在辊压机的压辊结构中增设气涨轴,有效调节太阳能电池组件经过压辊时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均压调整的压辊机构,结构中包括机架、由上至下依次定位在机架上的上压辊及下压辊、以及借助同步反向传动机构与上、下压辊连接的驱动电机,在上压辊或/和下压辊的芯轴结构中同轴增设气涨轴,气涨轴借助两端的轴头定位在芯轴中段、并借助轴瓦的径向扩张及收缩形成压辊的均压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现有辊压机的轴芯中段增设气涨轴,通过气涨轴的通断气调节压辊径向的尺寸变化,进而可根据需要调整两压辊之间的压力大小,极大的提升了辊压机在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封装过程中的良品率,从而加速辊压机在电池组件封装工艺中替代层压机的封装工艺,节省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设备投入成本及生产运营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机架,2代表定位块,3代表丝杠,4代步进电机,5代表驱动电机,6代表皮带轮传动机构,7代表代表主动轮,8代表代表张紧轮,A代表上压辊,A-1代表第一芯轴,A-2代表第一辊筒,A-3代表第一辊筒套,B代表下压辊,B-1代表第二芯轴,B-2代表第二辊筒,B-3代表第二辊筒套,C代表气涨轴,C-1代表充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均压调整的压辊机构,结构中包括机架1、由上至下依次定位在机架1上的上压辊A及下压辊B、以及借助同步反向传动机构与上、下压辊连接的驱动电机5,在上压辊A或/和下压辊B的芯轴结构中同轴增设气涨轴C,气涨轴C借助两端的轴头定位在芯轴中段、并借助轴瓦的径向扩张及收缩形成压辊的均压调整机构。
上述的下压辊B的结构中包括借助轴承定位在机架1上的第二芯轴B-1、依次固定套设在第二芯轴B-1上的第二辊筒B-2和第二辊筒套B-3。
上述的上压辊A的结构中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芯轴A-1、借助轴承设置在第一芯轴A-1上的第一辊筒A-2及第一辊筒套A-3,第一辊筒A-2和第二辊筒B-2借助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同步反向传动机构形成撮辊机构。
上述的压辊机构的结构中还包括对称设置在上压辊A两端的垂直同步升降机构,包括:定位在机架1上的步进电机4、由与步进电机4输出端连接的丝杠3及带有螺母副的定位块2组成的升降机构,上压辊A的第一芯轴A-1的固定设置在定位块2上。
上述的同步反向传动机构是皮带轮传动机构6。
上述的气涨轴C两端的轴头借助轴承副与第一芯轴A-1定位连接、轴瓦与第一辊筒A-2的内壁紧密接触。
压辊的外径调整范围不需要很大,因此上述的外径调整机构调整压辊外径变化的范围是0.05~0.2mm,气涨轴C的瓦片直接作用在辊筒上,将辊筒中部稍微顶起,由于调整范围小,对辊筒材质的要求不需要较大的柔性,采用较薄的钢板就能实现。另外,气涨轴的充气管路C-1设置在其中一端的轴头,充气管路C-1穿过芯轴定位在该轴头上。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步进电机4和丝杠3带动安装气涨轴C上压辊A做上下运动,进行两压辊之间的距离调整;再通过对气涨轴C的通断气调节上压辊A中间的轴径变化,来改变上、下压辊轴线间的压力,从而调整压辊端部与中间的压力到合适的程度;然后借助连接在驱动电机5输出端的主动轮7、从动轮,将动力传送至皮带轮传动机构6,从而带动上、下压辊做对辊运动,实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压紧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泰轶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泰轶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1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