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负式茶叶采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1644.6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2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秦广明;宋志禹;肖宏儒;石元值;王明友;任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负 茶叶 采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采摘设备,尤其是一种背负式茶叶采摘机,属于农林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茶叶一直依靠手工采摘。申请号为CN90205687.5的中国专利公开的背负式人工采茶剪虽然借助了作为工具的采茶剪,但依旧需要依靠手动操作。
为了实现茶叶采摘的机械化作业,申请号为CN20102030263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直流电动茶叶采摘机,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传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的直流电机、上刀片、下刀片,机架上还设有梳理收集架、驱动梳理收集架的直流电机和可调升降板,梳理收集架通过转动轴与机架相连,转动轴与驱动梳理收集架的直流电机相连,可调升降板设于机架底部。
上述两种采茶机都是沿茶蓬表面将所有长于茶蓬表面的茶叶剪切下来后用机械方式收集,无法根据需要针对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等进行选择性采摘,因此采下茶中有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也有老梗和初露的芽头,需进行分级处理。同时,初露的芽头被采下后影响茶叶的产量。此外上述采茶机的机械方式收集损失率大,对茶蓬修剪要求高,均无法对立体蓄梢茶园采茶,故只适用于大宗茶采摘。
此外,申请号为CN20082016251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采摘机,使用空心管作为采摘茶叶的采摘管,多根采摘管与主风管的吸风口连接,通过动力装置在采摘管内形成向上升的旋转气流,主风管通过送料管连接到储茶袋。这种采茶方式当旋转的气流将茶叶采下时,叶和芽已分离,茶叶已无完整形状,商业价值降低,同时部分老叶也被采摘,需要后续分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可以高效选择采集茶叶的背负式茶叶采摘机,从而满足高档茶叶采摘的需求。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背负式茶叶采摘机包括定切刀、动切刀以及位于背负机架上的降料器,还包括安置在背负机架上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抽风机,所述降料器为顶部中心具有出气口且上部切向具有进气口的密闭罐体,所述出气口通过设有过滤网的风管与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进气口通过具有软管环节的采集管与剪切头连通,所述剪切头具有V字形开口,所述V字形开口一边为定切刀,所述剪切头内装有可气动旋转的动切刀,所述动切刀旋转时与所述定切刀形成位于V字形开口处的剪切口。
工作时,操作者背负风机和降料器,手持采集管,使待采摘的茶叶尖位于剪切头的V字形开口处。风机启动后产生的负压通过降料器对采集管的剪切头产生抽吸作用,抽吸气流带动动切刀旋转,与定切刀配合,将茶叶尖剪下,与此同时,抽吸气流将剪下的茶叶吸入采集管,输送到降料器上部切向的进气口,采摘后的茶叶沿降料器桶壁切向下旋,落在降料器底部,而降料器中心的气流则在旋风效应的作用下,由出气口抽出,从而实现气叶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降料器内壁具有由进气口下旋的螺旋板。这样,进入降料器的茶叶沿内壁旋转具有更好的下旋导向作用,更便于茶叶在自重和旋风效用的综合作用下,落到降料器下部,从而完成茶叶的采摘收集。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以气流作为输送、分离动力,而且作为切刀的旋转动力,在驱动切刀剪切的同时,自然完成采摘茶叶的收集输送,以及后续的分离,因此十分巧妙。使用之后,不仅可以满足高档茶叶的选择性采集,而且操作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A向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背负式茶叶采摘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具有定切刀、动切刀的剪切头3(参见图4)以及位于朝后延伸的L形背负机架14后上方的降料器17,由汽油机20驱动的抽风机15安置在L形的背负机架后侧。机架14上具有背带13。降料器17为顶部中心具有出气口且上部切向具有进气口的密闭罐体,内壁具有由进气口下旋的螺旋板,从而形成旋风分离器结构。降料器17的底部设有可开启的出料口19。出气口通过设有过滤网的风管16与抽风机15的进风口连通,进气口通过具有软管环节12的硬塑采集管10与剪切头3连通。采集管10上装有便于握持的手柄11。剪切头3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具有V字形开口,该V字形开口一边为定切刀5,剪切头3内装有可绕切刀轴2气动旋转的三叶动切刀4,动切刀4旋转时与定切刀5形成位于V字形开口处的剪切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16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箱起网用的网耙
- 下一篇:一种农业机械扶手的夹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