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不间断电源系统及用于该系统的弹性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1520.8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6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应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应刚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 |
地址: | 11604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不间断电源 系统 用于 弹性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部件,尤其是手机电源的一种附属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号CN101621569公布的“不间断供电的手机以及使用方法”,以及公开号CN2857238公布的“不间断电源式手机电池”,都是通过增加手机电池数量和改变电池供电电路的方式使手机达到不关机更换电池的目的。
但现有技术不论是增加电池数量还是改变电池供电电路都过分地增加了手机制造成本,并且对手机内部的宝贵空间造成了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在手机上加装一个法拉电容从而在几乎不增加手机成本和占用机内空间的情况下实现手机不关机更换电池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开关,由主电池是否放入电池槽而决定该开关的连接或断开,从而确保在主电池拿出后辅助电池能自动为手机继续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手机不间断电源系统,包括一个主电池和一个与主电池并联连接的辅助电池,以及手机电路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池由一法拉电容构成。
较佳的,所述辅助电池的正、负电极上至少有一个接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可使主电池中的电量流入到辅助电池中,为辅助电池进行充电,并且阻止主电池电压下降后,辅助电池中的电量倒流到主电池中。
较佳的,当二极管接于辅助电池的正极时,主电池的负极、辅助电池的负极,以及手机电路主板的负极,三个负极直接电连接,主电池的正极与手机电路主板的正极直接电连接,辅助电池的正极通过弹性开关与手机电路主板的正极电连接;当二极管接于辅助电池的负极时,主电池的正极、辅助电池的正极,以及手机电路主板的正极,三个正极直接电连接,主电池的负极与手机电路主板的负极直接电连接,辅助电池的负极通过弹性开关与手机电路主板的负极电连接。
较佳的,所述辅助电池与手机电路主板上电源接线柱集成为一体。
用于上述手机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弹性开关,所述弹性开关由金属片I和金属片II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I具有弹性,一端固定,另一端铆接一突块;所述金属片II两端均固定;金属片I上铆接突块的一端与金属片II的一端形成弹性电连接,当突块受到压力F时,金属片I与金属片II之间的电连接断开,当突块受到的压力F消失时,金属片I与金属片II之间的电连接恢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
1.用法拉电容作为辅助电池降低了手机制造成本,并且通过将法拉电容集成在手机电路主板的接线柱上,避免了辅助电池对手机内部空间的占用。
2.通过使用二极管和弹性开关的设计,使得主电池在拿出后,辅助电池可以自动并全电量向手机电路主板不间断供电。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开关弹性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开关断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主电池,2、辅助电池,21、辅助电池,3、电路主板,31.电源接线柱,4、弹性开关,5、金属片I,51、突块,6、金属片II。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手机不间断电源系统包括一个主电池1和一个与主电池1并联连接的辅助电池2,以及手机电路主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池2由一法拉电容构成。所述辅助电池2的正、负电极上至少有一个接有二极管21,所述二极管21可使主电池1中的电量流入到辅助电池2中,为辅助电池2进行充电,并且阻止主电池1电压下降后,辅助电池2中的电量倒流到主电池1中。
还如附图1所示,辅助电池2,即所述法拉电容与手机电路主板3上电源接线柱31集成为一体,从而避免了构成辅助电池2的法拉电容对手机内部空间的单独占用。
如附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所示,二极管21接于辅助电池21的正极上,主电池1的负极、辅助电池2的负极,以及手机电路主板3的负极,三个负极直接电连接,主电池1的正极与手机电路主板3的正极直接电连接,辅助电池2的正极通过弹性开关4与手机电路主板3的正极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应刚,未经张应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1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超微粉粹机的研磨罐
- 下一篇:电动自行车遥控电池盒锁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