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线束过孔胶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1296.2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4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兰振宇;李亚平;郭文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孔胶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线束系统构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门线束过孔胶套。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汽车门线束与驾驶舱内车身线束连接时,需经过侧车身内板9、侧车身外板8以及门板7三层不同的钣金,而现有技术中,装配时,车身线束13的接插件14需穿过内钣金孔与门线束的接插件15对接,连接时为了保护线束不被割伤,需要在此三层钣金上分别加胶套11和胶套12(连通门钣金7和侧车身外板8的橡胶结构为一个整体)保护,胶套11从驾驶舱往车身外侧方向装,胶套12从车身外往驾驶舱方向装配,使得装配工序复杂且不容易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个独立胶套和装配工序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保护汽车门线束过孔的胶套。该胶套既要起到保护线束的作用,又要能安装简便,且在车门频繁开起和关闭中具有一定的伸缩度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车门线束过孔胶套,其包括两个橡胶圈,每个橡胶圈外边缘都有一圈与门板或侧车身外板上的钣金孔配合的环形槽,两个橡胶圈分别装在门板和侧车身外板上,其中与门板相连的橡胶圈内侧连接有与车门开度弧形相同的伸缩橡胶管,伸缩橡胶管的另一端伸进与侧车身外板相连的橡胶圈内;与车体相连的橡胶圈内侧连接有一喇叭管,喇叭管大头与橡胶圈封闭连接,喇叭管小头穿过侧车身内板的钣金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型容易,采用材料较少,安装简便,不易损坏和脱落,能够很好地满足对门线束的保护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车门线束过孔胶套包括门板橡胶圈5、侧车身外板橡胶圈6,厚度都在15mm以上,可以有效的防止钣金孔边缘刺穿橡胶圈。所述门板橡胶圈5的外边缘有一圈环形槽4,卡在门板7的钣金孔上,门板橡胶圈5的内侧连接有一伸缩橡胶管3,其弧度与车门开度弧形相同,伸缩橡胶管3的另一端伸进侧车身外板橡胶圈6的孔中,该伸缩橡胶管3用于通过线束和车门打开、关闭时伸缩密封。侧车身外板橡胶圈6外边缘也有一圈环形槽2,卡在侧车身外板8的钣金孔上,侧车身外板橡胶圈6的内侧连接有一喇叭管1,喇叭管大头与侧车身外板橡胶圈6封闭连接,喇叭管小头穿过侧车身内板9的钣金孔10,直达驾驶舱,用于通过和固定线束。
以上两橡胶圈是通过伸缩橡胶管3封闭连接起来,装配时先将门板橡胶圈5安装到位,再将侧车身外板橡胶圈6安装在车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12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弹簧转向机及其齿条支撑机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水箱总成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