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频器复位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70781.8 | 申请日: | 201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5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范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7/22 | 分类号: | H03K17/22;H03K17/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频器 复位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频器,尤指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复位功能的分频器复位电路。
背景技术
分频器是产生的振荡频率为其输入频率整约数的非线性器件。为了保证时序电路的正常工作,往往要求分频器在刚刚开始工作时,其输出端输出的一对差分信号具有固定的初始电平。
而在现有技术中,分频器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其输出端很容易受到电路噪声、器件失配等的影响具有随机性,而使得输出端输出的差分信号的初始电平可能为高电平或低电平,没有固定差异,从而影响时序电路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复位功能的分频器复位电路。
一种分频器复位电路,包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一第一信号输出端及一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共同输出一对差分信号,所述分频器复位电路还包括一与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相连的上升沿触发电路、一与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相连的下降沿触发电路、一分别与所述上升沿触发电路及所述下降沿触发电路相连的控制电路及一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的复位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与所述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反相器、一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相连的第二反相器、一与所述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十三场效应管、一与所述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十四场效应管、一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相连的第十五场效应管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反相器与所述第二反相器之间的电容,所述第十三场效应管与所述下降沿触发电路相连,所述第十四场效应管及所述第十五场效应管与所述上升沿触发电路相连。
优选地,所述复位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十三场效应管的栅极及所述第十四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及所述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一接地端,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五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十三场效应管的源级、所述第十四场效应管的源级及所述第十五场效应管的源级共同连接一电源端。
优选地,所述上升沿触发电路包括一与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场效应管、一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相连的第二场效应管、一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相连的第三场效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及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相连的一第四场效应管、一第五场效应管、一第六场效应管及一第七场效应管,所述下降沿触发电路包括一与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八场效应管、一与所述第八场效应管相连的第九场效应管、一与所述第八场效应管相连的第十场效应管、一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相连的第十一场效应管及一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相连的第十二场效应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八场效应管的栅极共同连接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级及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级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九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十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第十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七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九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十场效应管的栅极及所述第十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七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十二场效应管的栅极及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级与所述第十四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级与所述第十五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八场效应管的源级与所述第十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其漏极与所述第九场效应管的源级及所述第十场效应管的源级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级、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源级、所述第七场效应管的源级、所述第十一场效应管的源级及所述第十二场效应管的源级共同连接一接地端。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分频器复位电路使得分频器在开始工作的时候其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二信号输出端输出的差分信号具有固定的初始电平,系统结构与电路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频器复位电路较佳实施方式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频器复位电路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07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