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自动挡手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0537.1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0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张兵舰;刘巍;潘之杰;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0/02 | 分类号: | B60K20/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自动挡 手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柄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自动挡手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挡车型由于自身的优势已经渐渐取代手动挡车型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自动挡车型的操纵舒适性。换挡解锁装置是汽车自动挡手柄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有的换挡解锁机构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换挡解锁机构(专利号:200710093249.1),包括有手柄球盖板、内芯、转动块、解锁按钮、手柄球外壳、传力芯杆构成;其特征在于:转动块通过金属销铆接在内芯上,与金属销形成一个转动副,解锁按钮上部靠在转动块的上端,转动块的下端靠压在传力芯杆上端,解锁按钮的下部通过一凸出部分与内芯下部凹进部分配和,整个解锁按钮围绕此凸凹配合中心线转动;内芯、传力芯杆、转动块和解锁按钮配合安装在手柄球外壳中,手柄球外壳顶部装配手柄球盖板。该专利公开的解锁按钮是设置在手柄传动侧部的,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解锁按钮受到的冲击噪音较大,容易导致解锁按钮失效,严重的甚至导致无法正常换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自动挡手柄装置,该手柄装置具有受到的冲击噪音小、使用寿命更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自动挡手柄装置,包括手柄外壳和固定在手柄外壳端部的换挡管,所述的换挡管处设有限制换挡管换挡的限位装置,所述的手柄外壳和换挡管内还设有能使换挡管实现换挡的解锁装置,所述的解锁装置具有解锁按钮,所述的解锁按钮设置在手柄外壳的内端面上。
本汽车自动挡手柄装置是用来控制汽车前进、后退、驻车等的,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在P挡换到R挡,从N挡到R挡时,需要限位装置,要换到R挡,则必需对限位装置进行解锁。本装置中的解锁按钮设置在手柄外壳的内端面上,使本装置具有冲击噪音小、可靠性好、解锁力小、手感好等优点。
在上述的汽车自动挡手柄装置中,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限位销、具有若干限位槽的限位板和回位弹簧,所述的回位弹簧一端作用在换挡管内,另一端作用在限位销上,所述的限位销作用在限位板的限位槽内,且所述的限位销部分伸出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板固定在汽车变速器内。
在上述的汽车自动挡手柄装置中,所述的解锁装置还包括导向滑块、复位弹簧和传动芯轴,所述的导向滑块具有与解锁按钮相匹配的凹槽和凸出的作用部,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在导向滑块的作用部上,所述的传动芯轴设置在复位弹簧和限位销之间的换挡管内,且所述的传动芯轴向下移动时能顶靠在上述的限位销上,并使限位销脱离限位板的限位槽。通过按下解锁按钮,解锁按钮带动导向滑块的作用部向下移动,接触到传动芯轴,使传动芯轴下移,并推动限位销脱离限位板的限位槽。
在上述的汽车自动挡手柄装置中,所述的复位弹簧的外径大于换挡管的内径,且小于换挡管的外径。这样的设计,当导向滑块向下移动时,复位弹簧无法进入到换挡管中,因此,复位弹簧被压缩,导向滑块的作用部进入到换挡管中,并接触到传动芯轴,带动传动芯轴向下移动。
在上述的汽车自动挡手柄装置中,所述的解锁按钮通过按钮转轴轴铰接在手柄外壳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自动挡手柄装置中的解锁按钮设置在手柄外壳的内端面上,使本装置的冲击噪音小、可靠性好、解锁所需要的力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外壳;2、换挡管;3、解锁按钮;4、限位销;5、限位板;51、限位槽;6、回位弹簧;7、导向滑块;71、凹槽;72、作用部;8、复位弹簧;9、传动芯轴;10、按钮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自动挡手柄装置,包括手柄外壳1和固定在手柄外壳1端部的换挡管2,换挡管2处设有限制换挡管2换挡的限位装置,在手柄外壳1和换挡管2内还设有能使换挡管2实现换挡的解锁装置,所述的解锁装置具有解锁按钮3,该解锁按钮3通过按钮转轴10轴铰接在手柄外壳1内端面上,且解锁按钮3的内端穿进手柄外壳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0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水瓶
- 下一篇:外圆磨床砂轮倒角修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