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圈自动供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70449.1 | 申请日: | 201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0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宽明;鲁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恩斯克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自动 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圈自动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机械零件领域在各行业已经较为成熟,同时带动了轴承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轴承作为机械中的固定机件,其主要用于确定旋转轴与其他零件的相对位置,以起到支撑与导向作用。在轴承组装过程中,需要一个一个组装,这就选有一个一个的供料。传统方式需要一个人专职作业为下一个工序提供原料。这样手工作业浪费人力资源,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承圈自动供给装置,能够根据需要实现自动供应轴承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轴承圈自动供给装置,包括:一加料装置,一挡墙,一第一感应装置,一第二感应装置,至少三个传送带,分别为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一第三传送带以及一第四传送带,一第一斜块与一第二斜块,以及一感应挡板;其中该第一感应装置悬挂于第二传送带上方并通过一第一手臂固定在挡墙上,该第二感应装置与感应挡板相对设置并固定于挡墙上;该感应挡板位于第三传送带上方,通过一第一转轴固定于挡墙上,并可绕该第一转轴旋转;该第一斜块与一第二斜块设置于该至少三个传送带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轴承圈自动供给装置还包括一可调挡板,该可调挡板设置于第二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相交接的位置并通过一第二手臂固定于挡墙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轴承圈自动供给装置的可调挡板还包括一第二转轴,该可调挡板可绕该第二转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供应原料,无需耗费人力,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承圈自动供给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加料装置1,第一感应装置2,第二感应装置3,第一斜块4,第二斜块5,第一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7,第三传送带8,可调挡板9,感应挡板10,第一转轴11,轴承圈12,挡墙13,轴承圈入口14,第一手臂15,第二手臂16,第二转轴17,第四传送带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承圈自动供给装置,该轴承圈自动供给装置包括:一加料装置1,一挡墙13,一第一感应装置2,一第二感应装置3,至少三个传送带,分别为第一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7、第三传送带8以及一第四传送带18,一第一斜块4与一第二斜块5,以及一感应挡板10。其中该第一感应装置2悬挂于第二传送带7上方并通过一第一手臂15固定在挡墙13上。该第二感应装置3与感应挡板10相对设置并固定于挡墙13上。该感应挡板10位于第三传送带8上方,通过一第一转轴11固定于挡墙13上,并可绕该第一转轴11旋转。该第一斜块4与一第二斜块5设置于该至少三个传送带的两端。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该轴承圈自动供给装置运行过程。请继续参阅图1,当机器开始工作时,加料装置1将轴承圈12倒在第一传送带上6,传送带开始运转。第一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7、第三传送带8与第四传送带18按照图1上箭头所标记的方向传送。由于第一斜块4与第二斜块5的存在,轴承圈12被运送至第三传送带8上。进一步轴承圈12推起感应挡板10,并被运送到轴承圈入口14进入下一个工位。当第二感应装置3感应到感应挡板10绕第一转轴11旋转至竖直位置时,加料装置1打开加料口将轴承圈12倒在第一传送带6上,直到第一感应装置2感应到该第一感应装置2下面的第二传送带上有轴承圈12,加料装置1停止加料,回到初始位置,当第二感应装置3再次感应到感应挡板10绕第一转轴11旋转至竖直位置时,加料装置1再次打开加料口将轴承圈12倒在第一传送带6上。在此过程中,第一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7、第三传送带8与第四传送带18一直工作,即按照图1箭头所示方向运转。如此循环,轴承圈12即被一个一个的送入轴承圈入口,进入到下一个工序当中。达到自动供应轴承圈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恩斯克轴承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恩斯克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0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片类介质输送机构及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重型辊子输送机用铝合金结构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