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装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8984.3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9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黄天候;吴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天球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6/12 | 分类号: | H01M6/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关家强 |
地址: | 5231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装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装配机构,尤其涉及纽扣型电池装配机构。
背景技术
电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能供应体,如电子手表中的纽扣型电池通过其提供电能。纽扣型电池一般包括负极盒与正极壳,正极壳内设置有电池芯,装配时通过将正极壳压入负极盒内完成装配。现有的纽扣型电池的装配一般通过人工手动将正极壳装入负极盒内,该种装配方法效率低,远远不能满足高速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电池装配机构。
一种电池装配机构,包括导轨、相对地设置在导轨二侧的二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其中一驱动机构一侧的报警机构,所述导轨包括平行设置的二流道,且二流道中部形成有连通口,当待装配的一流道内的负极盒与另一流道内的正极壳流至该连通口处时,其中一驱动机构定位负极盒,另一驱动机构推动电池装入负极盒内,正极壳沿流道流过连通口处而未装入负极盒时将触及报警机构,报警机构响应报警。
其中,所述导轨包括底板、形成在底板两侧的侧壁、以及形成在底板中部与侧壁平行的间隔壁,从而将该导轨分成平行的所述的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
其中,所述第一流道较第二流道浅,第一流道的底面较第二流道的底面高出一个电池盖的厚度。
其中,所述二侧壁上开设有相对的缺口,间隔壁上开设的所述连通口位于二相对的缺口之间。
其中,每一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承载板、气缸、活塞杆、连接体、推块、以及定位板,所述承载板设置在侧壁的缺口处沿侧壁的外侧延伸,该承载板上固设有所述气缸与定位板,所述活塞杆连接于气缸上,连接体固接于活塞杆的末端,所述推块固接于连接体相对活塞杆的一端,所述定位板用以对推块的移动距离定位。
其中,所述推块的末端为弧形面,用以配合对应的正极壳或负极盒。
其中,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支架、感应器以及摆动片,所述感应器与摆动片装配于支架上,通过摆动片摆动形成对感应器的抵压而触发感应器发出报警声。
其中,所述支架包括主杆部、挂持部、及顶板部,该主杆部固接在侧壁上,所述挂持部从主杆部的一侧延伸至导轨上空,该挂持部挂持所述摆动片,顶板部安装有所述感应器。
其中,所述摆动片呈二段式折片结构,包括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以及形成在第一弯折段与第二弯折段连接处的套孔,该摆动片通过套孔与所述挂持部套设可摆动地安装于支架上,第一弯折段的末端与感应器的感应端接触,第二弯折段末端垂直地伸至所述第一流道内,邻近第一流道的底面。
一种电池装配机构,包括导轨、二驱动机构、以及报警机构,所述导轨中部形成有间隔壁将导轨分成二流道,且二流道中部形成有连通口,二驱动机构相对地设置在导轨两侧,每一流道内具有流动的工件,每一所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对应流道内的工件移动定位,其中一驱动机构驱动对应流道内的工件穿过连通口后装配至另一流道内的工件上,所述报警机构设置在导轨一侧,用以检测流过连通口处而未完成的装配工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电池装配机构结构简单、通过机构自动化装配电池效率高且准确、并且对过流未装配的正极壳通过设置报警机构检测,使操作人员可及时检查与调节,确保装配顺畅。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装配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装配机构的报警机构触发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池装配机构100,包括导轨10、相对地设置在导轨10二侧的二驱动机构20、以及设置在其中一驱动机构20一侧的报警机构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天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天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8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连接插座的搭接结构
- 下一篇:吲哚啉类衍生物及其在药物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