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提拉功能的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8346.1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4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中江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3/04;F21V33/00;B66D1/1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600 山西省晋中市榆***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提拉 功能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使用的移动照明装置,具体为一种带提拉功能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照明工具的发展可追溯至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原始社会。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移动照明经历了从火、油、蜡烛到手电的发展历程。移动照明工具经历过无数的变革,出现过火把、油灯、蜡烛、煤油灯到白炽灯泡手电、氙气灯泡手电,发展到现在琳琅满目的LED手电等。火把、蜡烛、油灯、煤气灯这些可移动照明工具,都没有离开火,都是靠物质燃烧发出的光来照明的。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从此改写了人类照明的历史,人类走向了用电照明的时代。爱迪生发明灯泡,法拉第发明电池,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手电。但其灯泡发光性能却十分不稳定,时明时暗,故名“Flashlight”。直到六十年代后期,随着碱性电池的出现,手电的“照明功能”才算完成。经过了钨丝灯泡加碱性电池以表面电镀的铁皮作外壳的第一代手电、灯泡充入保护气体加高性能电池以铝合金作为外壳材料的第二代手电的发展,如今手电已经发展到应用LED灯、可充电、内置开放式可编程智能控制芯片、可通过专用软件自定义发光模式的时代。但作为移动照明装置的手电,特别是可充电式的手电功能大都比较单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给普通移动照明装置增加提拉重物的功能,提供了一种带提拉功能的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带提拉功能的照明装置,包括上方设有把手的外壳,外壳前端设有照明部件,外壳内设有充电电瓶,充电电瓶引出两条供电线,一条供电线连接到设置在把手上的照明开关,照明开关连接到照明部件;另一条供电线连接到设置在外壳内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正反转控制电路包括内部电路以及设置在把手上的电机开关和设置在外壳上的正反转切换开关,正反转控制电路连接到设置在其前方的电机;外壳在电机和照明部件之间设有带有吊绳出口的腔体,电机的输出轴穿入腔体,并由设置在腔体前后侧壁上的轴承支撑,电机的输出轴上套固有套筒,套筒上缠固钢丝绳,钢丝绳穿出吊绳出口的一端设有吊钩,套筒两端固定有挡盘。照明部件包括灯罩、灯泡等实现基本照明功能的部件。正反转控制电路为公知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为,照明开关控制照明部件的照明工作,由充电电瓶供电;电机开关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由由充电电瓶供电,并由正反转切换开关控制切换转向,实现钢丝绳带动吊钩起吊和放下重物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在照明装置上加装起吊装置,实现了一般照明装置不具有的起吊功能,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插口,2-充电控制电路,3-充电电瓶,4-把手,5-电机开关,6-正反转切换开关,7-照明开关,8-轴承,9-挡盘,10-钢丝绳,11-套筒,12-轴承,13-照明部件,14-外壳,15-正反转控制电路,16-电机,17-电机轴,18-腔体,19-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带提拉功能的照明装置,包括上方设有把手4的外壳14,外壳14前端设有照明部件13,外壳14内设有充电电瓶3,充电电瓶3引出两条供电线,一条供电线连接到设置在把手4上的照明开关7,照明开关7连接到照明部件13;另一条供电线连接到设置在外壳14内的正反转控制电路15,正反转控制电路15包括内部电路以及设置在把手4上的电机开关5和设置在外壳14上的正反转切换开关6,正反转控制电路15连接到设置在其前方的电机16;外壳14在电机16和照明部件13之间设有带有吊绳出口的腔体18,电机16的输出轴17穿入腔体18,并由设置在腔体18前后侧壁上的轴承8、12支撑,电机的输出轴17上套固有套筒11,套筒11上缠固钢丝绳10,钢丝绳10穿出吊绳出口的一端设有吊钩19,套筒11两端固定有挡盘9。
具体实施方式中,充电电瓶3后方设有充电控制电路2和电源插口1。正反转控制电路15、电机开关5和电机16使用带变速功能的装置,实现根据按下电机开关5的力度改变供电电流从而改变电机转速,快速或慢速提拉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中江,未经刘中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8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组可调式高散热LED路灯
- 下一篇:环保型自动吹管消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