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挂式管式阳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8337.2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5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德信达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00 | 分类号: | C25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赵成伟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挂式管式 阳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金属制品防腐处理上,属于电泳涂装装置的部件范围,在金属制品进行电泳处理时,作为阳极使用。
背景技术
阴极电泳是普遍采用的涂装工艺,它是提高被涂物使用寿命(耐腐蚀性)的主要手段,广泛应用在汽车,家电,机械,五金等行业,赋予加工件良好的装饰,防腐蚀和耐气候等性能。在阴极电泳中,所采用的电泳涂料是阳离子型(带正电荷)的树脂和颜料浆,被涂物为阴极。在阴极上的最初反应是水电解形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这一反应致使阴极表面产生高碱性界面层,使带正电荷的粒子在阴极上凝集,阳离子(树脂和颜料)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产生涂膜沉积。在阳极区不断产生有机酸,这些酸如不及时除去,就会使槽液PH值下降,影响工艺参数的稳定,影响泳透力,涂膜再溶性增大,同时带正电的电极消耗加快。现在一般采用板式或密封式管式阳极。其中板式阳极体积庞大,重量大,更换不便,成本高;密封式管式阳极存在不便于观察阳极工作状态,内部阳极液压力需求大,容易造成膜渗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侧挂式管式阳极,由上盖1,电缆接线端子2,罩头3,进水管4,出水口5,连接套6,电极7,支撑体8,离子交换膜9,外保护网10,底堵11;罩尾12组成。其中将粘结成管状的离子交换膜9套在支撑体8外侧,其组合体用环氧树脂胶密封在连接套6与罩尾12之间,外保护网10罩在离子交换膜9外部,罩头3与连接套6粘连,出水口5位于罩头3侧面,电极7内置于支撑体8内,通过位于上盖1一端的电缆接线端子2导通,进水管4与位于罩尾12内侧的底堵11相连,在通电的情况下,对电解液进行强制循环,改善工艺参数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管式阳极的出口设置在罩头的侧部,缩短了电解液的流通路径,其有益效果是减少动力供给,节约了能源,同时有助于操作人员观察阳极的工作状态;罩尾内部设计为十字沟槽的结构,便于电极液均匀四面循环;连接套内部设有导流槽,电解液可以均匀流通,溢流顺畅,避免堵塞;支撑体采用高分子PVC材质,内孔为圆形,有效增大了电极液与离子交换膜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离子交换膜的使用效率;外保护网采用PP材质的菱形结构的网格,刚性好,强度高,有较高的孔隙率,有效保护离子交换膜,使其保持平滑和整洁的表面,故而不会发生诸如起皱、开裂、涂料堆积物污染等情况,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是侧挂式管式阳极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汽车阴极电泳涂装的阳极为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在阴极电泳涂装中,由固定在上盖上1的电缆接线端子2与电极7相连,在通电状况下,阳极区发生电解反应,生成氢离子和氧气,在循环泵的作用下,阳极液由进水管4进入到腔室底部,经过底堵11与罩尾12的十字沟槽,上升经过支撑体8和离子交换膜9时,电泳漆液中的酸或增溶剂等负离子被阳极吸引发生迁移并通过选择透过性的离子交换膜9而进入阳极液中,与电极7表面的氢离子结合成酸,且随着阳极液的漩流发生迁移,液面上升,经过出水口5回到极液槽,其中离子交换膜9粘结成管状,套在支撑体8外侧,并用环氧树脂胶密封在连接套6与罩尾12之间,外保护网10罩在离子交换膜9的外部,罩头3与连接套6粘连,出水口5位于罩头3的侧面,电极7内置于支撑体8内,通过位于上盖1一端的电缆接线端子2导通,进水管4与位于罩尾12内侧的底堵1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德信达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德信达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8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机械用分配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越障救援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