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轮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8018.1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赖盈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扳手 | ||
1.一种棘轮扳手,包含一个本体、一个驱动件、数个卡掣件及一个切换单元,该棘轮扳手的特征在于:
该本体,具有一个头部及一支连结在该头部一侧的握柄,该头部具有一个围绕一条轴线且能界定一个内孔的内环面;
该驱动件,安装在该内孔中,并具有一个驱动段、一个沿该轴线设于该驱动段一侧的出力段、一个沿该轴线设于该驱动段另一侧的延伸段及一个衔接在该驱动段与该延伸段之间的端面,该驱动段具有数个对应该内环面的受掣面,所述受掣面与该内环面之间各产生一个滚动空间,所述滚动空间各具有一个深部及分别位于该深部两侧的一个第一浅部、一个第二浅部,该深部具有一最大深度,且由该深部朝该第一浅部、该第二浅部延伸时的深度逐渐缩小;
所述卡掣件,分别套设在所述滚动空间中,并各具有一个内切于该内环面的第一端缘及一个卡掣在所对应的受掣面的第二端缘;
该切换单元,能使所述卡掣件在一个第一位置与一个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卡掣件在第一位置时是位于该深部与该第一浅部之间,所述卡掣件在第二位置时是位于该深部与该第二浅部之间;
其中,通过每一个卡掣件的圆心与该第一端缘的一条法线,与通过该卡掣件的圆心与该第二端缘的一条基准线之间的夹角,大于160°且小于180°,各个滚动空间的深部的深度与每一个卡掣件的外径比值大于1且小于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的受掣面数量为3个,每两个受掣面之间的夹角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还具有数个设于该驱动段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受掣面之间的导弧面,所述导弧面趋近于该内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还具有数个由该端面凹设的凹孔,该切换单元具有一个环套件及数个卡定组,该环套件能相对于该驱动件产生定位,并具有一个围绕该轴线且能界定出一个轴孔的环壁及一个连结于该环壁的封板,该环壁具有数个连通该内孔与该轴孔且能分别供所述卡掣件嵌套的贯穿部,该封板具有三对对应于所述凹孔的定位孔组,每一对定位孔组各具有一个第一定位孔及一个第二定位孔,所述卡定组各具有一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凹孔中的弹簧及一个受该弹簧顶持的卡珠,所述卡掣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卡珠嵌卡在所对应的第一定位孔中,所述卡掣件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卡珠嵌卡在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件为滚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空间的第一浅部与第二浅部具有对称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切换单元的环套件的封板具有一个供该延伸段穿出的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易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80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