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捉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67899.5 | 申请日: | 201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2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云友 |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 地址: | 409900 重庆市秀***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捉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灭蚊虫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蚊虫消灭或扑捉并适时集中处理的捉虫器。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蚊虫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在农村或者是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存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或者是野外比较潮湿的环境下,蚊虫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不便,更是细菌等传染源的携带者。无论是在散步、吃饭甚至游玩,都会受到蚊虫的骚扰。为了消灭蚊虫,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日常所用的蚊香,主要是在室内等相对密闭的环境下使用,其主要缺点是其散发的灭蚊物质对人体或多或少存在危害,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也有采用灭蚊器或是灭蚊灯,但是都是在室内使用,一方面同样对人体会造成伤害,而且被消灭的蚊虫到处散落,肯定会污染环境,在人们进食的过程中还可以影响食物卫生,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在一般情况下,蚊虫喜欢在光线比较强的地方活动,比如照明灯得周边,现有的灭蚊灯也是利用了这一特点,但是被灭掉的蚊虫落下之后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或是破坏,无法集中收集并处理掉。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既能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且能很好的杀灭蚊虫,又能将杀灭的蚊虫适时的集中收集处理的灭蚊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消灭蚊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一种捉虫器,该装置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能有效杀灭或是扑捉蚊虫,进一步将蚊虫适时集中收集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捉虫器,包括照明装置、支架、漏斗、吸蛾器和收集装置,其中支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照明装置上,另一端连接有一个漏斗,漏斗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收集装置,在支架和漏斗相交的部位安装有一个吸蛾器,吸蛾器用于将靠近照明装置的蚊虫吸入到漏斗中然后进入到收集装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漏斗内设置有片状的分离片,分离片连接在漏斗的内壁上,且沿漏斗长度方向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分离片为两片,连接在漏斗内壁并沿漏斗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片分离片互不接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分离片是平面形状或是弯曲形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收集装置下端设置有能人工开启和关闭的开口。
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安装设置在任何地方,包括家庭和公共场所;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各种形状,起到对场所的装饰作用;可以在现有照明灯具上加装,安装方便且成本低;灭蚊虫效果好,且能全部将消灭的蚊虫收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没有任何负面作用,健康环保,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是照明装置 2是支架 3是漏斗
4是吸蛾器 5是收集装置 6是分离片 7是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本装置包括照明装置、支架、漏斗、吸蛾器和收集装置,其中照明装置可以利用现有家庭或公共场所内现有的照明装置,在照明装置上可拆卸安装支架,比如螺钉等,利于更换,支架一般采用三角形支架或是根据需要采用其他形式,安装之后照明装置置于支架内顶端,支架下端安装有一个漏斗,吸蛾器安装在支架和漏斗连接的部位,当蚊虫在照明装置周边时,吸蛾器可以将蚊虫吸入从而落入到漏斗中,漏斗的下方连接有一个收集装置,蚊虫从漏斗落入到收集装置中,本装置可以将靠近照明装置的蚊虫全部吸进到收集装置中,效果非常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云友,未经周云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78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