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横移门双向缓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67339.X | 申请日: | 201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0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詹惇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惇昇 |
| 主分类号: | E05F5/02 | 分类号: | E05F5/02;E05F5/06;E05D13/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横移门 双向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拉门的缓冲装置,尤指一种可达双向缓冲的横移门双向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横移门利用滑轮组在滑轨内可以顺畅滑动的特性,便于开启,并且减少所需预留的空间。然而,每一种横移门的重量不一,使用者在推拉时,力道不易掌控,容易因力道过大而使门板高速撞击门框,而发出巨响或是让门板或门框毁损,造成使用上的困扰。
现有一种缓冲机构,其组装于横移门的滑轮上,当横移门接近预定位置时,将会产生一阻力来降低横移门的速度,使得横移门不会高速撞击门框。然而,此种机构仅适用于单侧方向的减速,且一般用来控制关门时的力道,于开门时,则没有缓冲力,故仍会发出撞击声及产生损坏的可能,若欲达到双向减速的目的,则必需于横移门的两侧分别装设一缓冲机构,不但安装麻烦,更造成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达两侧减速目的的横移门双向缓冲装置,当本实用新型向右或向左至指定的位置时,皆会产生一反向的推力,因此,不论是开门或是关门皆可会产生一缓冲力道,使横移门不会高速撞击门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横移门双向缓冲装置,其特点是:该装置包括复位机构、第一轮组、第二轮组、第一拨动块与第二拨动块,其中:
该复位机构包含:座体,设有容置槽、第一卡扣槽与第二卡扣槽,该第一卡扣槽与该第二卡扣槽位于该容置槽的两端;第一卡扣体,设有第一前凸块、第二后凸块与第一卡块,该第一前凸块与该第一后凸块位于同一侧,该第一卡块位于该第一前凸块的下侧,并相对应于该第一卡扣槽设置,可插抵该第一卡扣槽;第一连接座,与该第一卡扣体枢接;第二卡扣体,设有第二前凸块、第二后凸块与第二卡块,该第二前凸块与该第二后凸块位于同一侧,该第二卡块位于该第二前凸块的下侧,并相对应于该第二卡扣槽设置,可插抵该第二卡扣槽;第二连接座,与该第二卡扣体枢接;弹性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连接座与该第二连接座;阻尼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连接座与该第二连接座;
该第一轮组连接于该座体的一端;
该第二轮组连接于该座体的另一端;
该第一拨动块用以设置于预定装设的一轨道的顶面,并位于该第一前凸块与该第一后凸块的移动路径上,当该第一卡块插抵该第一卡扣槽时,该第一拨动块的高度短于该第一前凸块的顶端至该轨道顶面的距离,且长于该第一后凸块的顶端至该轨道顶面的距离;
该第二拨动块用以设置于该轨道顶面上,并位于该第二前凸块与该第二后凸块的移动路径上,当该第二卡块插抵该第二卡扣槽时,该第二拨动块的高度短于该第二前凸块的顶端至该轨道顶面的距离,但长于该第二后凸块的顶端至该轨道顶面的距离。
所述第一卡扣体进一步设有第一缓冲垫,该第一缓冲垫面向于该第一连接座,该第二卡扣体进一步设有第二缓冲垫,该第二缓冲垫面向于该第二连接座。
所述座体于两端分别进一步凸设第一连接台与第二连接台,该第一轮组对应该第一连接台凸设第一连结座,该第二轮组对应该第二连接台凸设第二连结座,利用至少一第一螺丝锁入该第一连接台与该第一连结座,使该座体与该第一轮组连结,以及至少一第二螺丝锁入该第二连接台与第二连结座,使该座体与该第二轮组连结。
所述座体的宽度小于该轨道的开口宽度。
所述第一轮组包括第一轮座与四个第一轮,该些第一轮枢接于该第一轮座上,且该第一轮座开设第一连接孔;该第二轮组包括第二轮座与四个第二轮,该些第二轮枢接于该第二轮座上,且该第二轮座开设第二连接孔。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复位机构可提供两个方向的缓冲力,使得所搭载的横移门无论是在开启或是关闭时,皆会使其在靠近门框前减速,而可避免高速碰撞所产生的噪音及破坏;再,该座体的宽度小于该轨道的开口宽度,并配合锁固该座体与该第一轮组及该第二轮组的螺丝,使得该座体在卸下与该第一轮组及该第二轮组所连接的螺丝后,即可直接自该轨道内取出,不需将轨道至装设处取下,提升维修的便利性。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有进一步的了解,故揭露一较佳的实施方式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轮组与第二轮组分离于座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作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轨道内的作动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轨道内的作动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惇昇,未经詹惇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73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