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落绪茧和蛹衬分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7046.1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7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军;付贤华;李甦;肖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宝集团金寨丝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B7/00 | 分类号: | D01B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73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绪茧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蚕丝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落绪茧和蛹衬分离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蚕丝生产过程,首先精选高品质的蚕茧,并用优质纯净的水加以浸泡、煮练,使丝胶充分舒解。制作好的蚕丝在煮茧过程中,应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以防止对蚕丝造成任何损害,并使其保持独特的自然性状。完成煮茧后,由熟练工人将茧层剥开,摘除蚕蛹并仔细去净杂质,将一个个蚕套成帽状蚕丝,经过去水、晾晒、整理,即制成蚕丝。但纯人工操作,需要大量人手,一斤蚕丝需要大约1000个质量较好的蚕茧,而制作一床被子通常需要4-6斤蚕丝,纯人工制取蚕丝的办法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企业的需要。
原有的分离机传动利用中轴的转动,通过链条以及万向节轴输出能量带动分离机,其缺点是:转速不好控制,因传动在车身下方,维修较麻烦,如有故障必须停掉总机进行维修,耽误生产,增加生产成本。通过改造由原齿轮传动改为电机传动,电机由微机控制,可以根据原料不同调整转速,同时改造后维修工的工作量降低,节约了人力,分离效果大有改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落绪茧和蛹衬分离机,通过电机齿轮带动转动筒和转动辊子一起转动,能够保证设备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传动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结构简洁,改造成本很低,适合行业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落绪茧和蛹衬分离机,包括电机、槽体:槽体侧边安装有电机,槽体上端安装有转动筒,转动筒上方安装有转动辊子,转动筒与转动辊子之间具有空隙,转动筒端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筒齿轮,转动辊子端部亦安装有转动辊子齿轮;转动筒齿轮与转动辊子齿轮相啮合,转动筒齿轮亦与电机输出轴前端的主动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转动筒和转动辊子的筒壁均为通透网状。
所述槽体内安装有收茧框,收茧框位于转动筒下方。
技术原理:
自动缫丝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蛹衬以及薄皮茧和落绪茧,处理上述这些物质需要一个分离装置,落绪茧和蛹衬分离机就承担此项任务,其具体分离原理是:落绪茧因茧层厚,摩擦力小,在转动筒上会自动滚落至输送带,由输送带将其送至索绪机继续索绪,而蛹衬很薄,吸附力强会被转动筒吸附,随滚筒运动,借助水流冲力和自身重力而落在蛹衬斗内,同时薄皮茧有一定吸附力,可能被转动筒上的圆栅带出,这样和圆栅运动是相反方向的转动筒就阻碍薄皮茧的分出,将其转落至输送带送入索绪机继续索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齿轮带动转动筒和转动辊子一起转动,能够保证设备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传动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结构简洁,改造成本很低,适合行业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落绪茧和蛹衬分离机,包括电机、槽体1:槽体1侧边安装有电机7,槽体1上端安装有转动筒2,转动筒2上方安装有转动辊子3,转动筒2与转动辊子3之间具有空隙,转动筒2端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筒齿轮4,转动辊子3端部亦安装有转动辊子齿轮5;转动筒齿轮4与转动辊子齿轮5相啮合,转动筒齿轮4亦与电机7输出轴前端的主动齿轮6相啮合,槽体1内安装有收茧框8,收茧框8位于转动筒2下方,转动筒2和转动辊子3的筒壁均为通透网状。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宝集团金寨丝绸有限公司,未经宏宝集团金寨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7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空调机及使用该空调机的空调床
- 下一篇:自动化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