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防松装置的压力变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66968.0 | 申请日: | 201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9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万筱怡;陈平易;贺立龙;吕俊峰;韩领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创联电气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1/00 | 分类号: | G01L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防松 装置 压力变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变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带防松装置的压力变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压力变送器的圆膜片式压力传感器芯体多采用带螺纹的锁紧环轴向固定。虽然联接螺纹一般都能满足自锁条件,但在高压、强冲击、振动等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冲击振动的影响将使螺旋副间的摩擦力减小或瞬时消失,这种现象重复发生后,传感器芯体松动,使传感器无法工作。在压力变送器技术领域,当前需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传感芯体松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压力变送器的圆膜片式压力传感器芯体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工作可靠、通用性强的带防松装置的压力变送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外壳的下端设置有引压接头,引压接头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压力接头密封圈,引压接头内上部设置有传感器芯体,传感器芯体外壁至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铜环、芯体密封圈、垫片,引压接头内传感器芯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锁紧环,锁紧环上设置有线路板,线路板上设置有用电子元件以及线路连接构成的信号处理器,线路板上设置有通过导线与信号处理器相连的接插件,引压接头上端锁紧环的外部设置有防松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壳体的上端锁紧环外部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防松环,起到了双螺帽保险作用,解决了锁紧环松动的技术问题,使得压力传感器能够正常的运作。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工作可靠、通用性强等优点,可作为压力变送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信号处理器的电气原理框图。
图3是图1中信号处理器的电子线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带防松装置的压力变送器由外壳1、接插件2、螺钉3、线路板4、防松环5、锁紧环6、铜环7、传感器芯体8、垫片9、芯体密封圈10、压力接头密封圈11、引压接头12联接构成。
在外壳1的下端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引压接头12,引压接头12与外壳1之间安装有压力接头密封圈11,压力接头密封圈11为O形密封圈,引压接头12内上部安装有传感器芯体8,传感器芯体8用于感受压力信号,传感器芯体8外壁圆周方向加工有两道槽,上面一道槽内安装有铜环7,下面一道槽内安装有芯体密封圈10和垫片9,其中垫片9位于芯体密封圈10的上表面,芯体密封圈10为O形密封圈,引压接头12内传感器芯体8的上表面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锁紧环6,锁紧环6用于将传感器芯体8固定在引压接头12内,锁紧环6安装在引压接头12内后,锁紧环6的下端与铜环7之间保持0.5~1mm的初装间隙。在引压接头12的上端锁紧环6的外部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防松环5,本实施例的防松环5的外圈加工有滚花,上下表面的外端加工有倒角,防松环7用于防止锁紧环6松动,将防松环7安装在引压接头12的上端和锁紧环6的外部,相当于双螺母结构,解决了锁紧环松动的技术问题,起到了双螺母保险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正常的运作。在锁紧环6上用螺钉3固定安装有线路板4,线路板4上安装有用电子元件以及线路连接构成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将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输出。线路板4上安装有接插件2,接插件2通过导线与信号处理器相连,接插件2将信号处理器处理后的压力信号输出。
在图2中,本实施例的信号处理器由接收电路、放大电路连接构成,接收电路的输出端接放大电路,接收电路将接收到的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到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将输入的电信号进行放大输出。
在图3中,夲实施例的接收电路由电阻R11~电阻R15、线圈L1连接构成,电阻R12~电阻R15连接成桥式电路粘接在传感器芯体8上将所接收到的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到放大电路,电阻R13、电阻R15的一端接10V电源,电阻R12、电阻R14通过电阻R11和线圈L1接地,电阻R12、电阻R13的另一端接放大电路,电阻R14、电阻R15的另一端接放大电路。
本实施例的放大电路由集成电路U1、电阻R1~电阻R10、电容C~电容C5连接构成,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AD623。集成电路U1的2脚接电容C2和电容C3的一端并通过电阻R2接电阻R12和电阻R13的另一端、3脚接电容C1的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并通过电阻R1接电阻R14和电阻R15的另一端、4脚接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并通过电阻R11和线圈L1接地、5脚接电容C3~电容C5的一端和4脚、8脚依次通过电阻R8~电阻R10接1脚、7脚接电容C5的另一端和24V电源、6脚输出,电容C4的另一端接外壳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创联电气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创联电气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6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距仪
- 下一篇:沥青脉冲式计量配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