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空蓄电池深度放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6347.2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8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冯思飞;汪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丰荣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 蓄电池 深度 放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蓄电池维护工装范围,特别涉及一种航空蓄电池深度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一个蓄电池由多个单体电池串并联组成,对于航空蓄电池来说,其充放电性能要求非常苛刻,一般每飞行一次都要进行充电,充电前必须对航空蓄电池进行深度放电,所述深度放电是主要用于碱性电瓶,用于消除电瓶固有的记忆效应和电瓶在反复充电后产生的单体电池的电压不平衡,恢复电瓶容量。深度放电就是在电瓶放电到终止电压后继续放电,把所有电都放完,再用短路夹短接单体电池两端。传统的做法是手册中要求使用1Ω电阻的两端使用夹子与单体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每次使用比较费时,而且容易打火,损坏蓄电池,造成资源浪费,使用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蓄电池放电的传统做法采用放电电阻两端使用夹子与单体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每次使用比较费时,而且容易打火,损坏蓄电池造成资源浪费,使用成本增加的不足,而提出一种航空蓄电池深度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绝缘板上按照航空蓄电池中单体电池排列位置,对应于单体电池正负极位置开孔,在铜质螺钉圆头一端上套一弹簧后穿过开孔后固定,铜质螺钉另一端设置插孔,在放电电阻或跨线两端接上插头,插头插入插孔中组成航空蓄电池深度放电装置。
所述绝缘板边缘设置扣耳,绝缘板盖待放电的航空蓄电池上,每一组铜质螺钉的圆头对应一个单体电池的正负极,扣耳将绝缘板固定在电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新工装后有效避免了打火现象和资源浪费,并且节省了很多操作时间,避免人为差错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航空蓄电池深度放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航空蓄电池深度放电装置。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说明。在图1所示的航空蓄电池深度放电装置结构示意图中,在绝缘板1上按照航空蓄电池8中单体电池排列位置,对应于单体电池正负极位置开孔,在铜质螺钉4圆头7一端上套一弹簧6,铜质螺钉4穿过开孔后固定,铜质螺钉4另一端设置插孔,在放电电阻2或跨线两端接上插头3,插头3插入插孔中组成航空蓄电池深度放电装置。在绝缘板1边缘设置扣耳5,绝缘板1盖在待放电的航空蓄电池8上,每一组铜质螺钉的圆头对应一个单体电池的正负极,扣耳5将绝缘板1固定在航空蓄电池8上,靠弹簧6的压力使铜质螺钉4的圆头7与单体电池的正负极接触良好,避免打火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丰荣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丰荣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6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滑油散热器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