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充气颈枕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65677.X | 申请日: | 201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8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樊登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H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充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健身按摩用品,特别是提供一种带有拉链的多功能充气颈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对工作在写字楼、办公室的白领人士来说,户外锻炼运动的机会越来越少。长时间的坐姿人体的腰部和颈部很容易疲倦,产生酸痛。目前市面上有一种能够缓解颈部肌肉疲劳的充气颈枕,它的结构是采用若干个一端开口的圆形密闭垫圈叠合在一起。使用时套在人体颈部,然后对密闭垫圈充气,利用垫圈膨胀后对颈部产生的压力进行按摩保健。但是现有的这种充气颈枕的每一个垫圈之间是相互独立封闭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垫圈上都带有充气口,使用时要分别充气,很不方便;另外这种现有的充气颈枕由一个或多个垫圈组成,其功能较为单一,要么只用于颈枕,要么仅作为颈椎牵引器,不能实现两者功能的结合;再者,目前大多数的充气颈枕的充气装置与垫圈连接为一体,不可拆卸,在按摩保健时充气装置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有拉链的多功能充气颈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保健效果不理想 等问题。
所述的多功能充气颈枕,由上、中、下三个前端开口的密闭垫圈叠合在一起组成,其特征在于相邻垫圈之间是连通的,垫圈上设有一个用于充放气的气嘴,上、下垫圈上设置拉链,通过锁上拉链可以将上、下垫圈锁合。
所述的多功能充气颈枕,其特征在于中、下两个垫圈前端开口部位的一端各设一个带有尼龙粘扣的延伸条,在开口部位另一端的下方同样设有可与其粘合的尼龙搭扣。
所述的多功能充气颈枕,其特征在于垫圈的形状为U型。
所述的多功能充气颈枕,其特征在于垫圈的后端呈直线状。
所述的多功能充气颈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与气嘴相匹配的便携式充气装置。
上述的多功能充气颈枕,通过上、下垫圈上设置拉链,在进行日常颈部保健时,即对没有患颈椎病的人群来说,通过锁上拉链,即上垫圈与下垫圈组合在一起,呈一层状态,作为颈枕之用;对患有颈椎病的病人来说,可以将拉链打开,即呈3层状态,这样可以更好地支撑起脖子,作为颈椎牵引器使用,充分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在不使用时将拉链锁上还能节约储存空间。有两个密闭垫圈前端开口部位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带有粘扣(也称魔术扣)的延伸条,在开口部位另一端的下方同样设有粘扣,使用时可以根据颈部大小调整左右粘扣的粘合位置,来调节充气垫圈开口大小,以适应人体不同大小的脖子。便携式充气装置可以从颈枕上拆卸下来,使用舒适方便。该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健效果好,适合家居、办公室、坐车、乘坐飞机等各种不同的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充气装置与垫圈相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圈;2-气嘴;3-拉链;4-延伸条;5-充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充气颈枕,由上、中、下三个前端开口的密闭垫圈1叠合在一起组成,相邻垫圈之间相互连通,通过充气装置5与气嘴2相连,对颈枕进行充放气体。充气装置5可以与气嘴2连接成一个整体,为了满足人性化的需要,最好设置成可以拆卸式。上、下垫圈1上设置拉链3,当闭合拉链3时,上、下垫圈锁合在一起,呈现一个垫圈的状态,在坐车乘飞机时更舒适。锁上拉链其功能同颈枕,打开拉链其功能同颈椎牵引器,从而实现了两者功能的结合。中、下两个垫圈前端开口部位的一端各设一个带有尼龙粘扣的延伸条4,另一端的下方同样设有可与其粘合的尼龙搭扣,通过调整左右粘扣的粘合位置来调节充气垫圈开口大小。垫圈1的形状为为U型,后端可以呈圆弧状或直线状,当呈直线状时稳定性更好,不易转动。本实用新型提高提供的多功能充气颈枕适用于长时间操作电脑、看电视、驾驶汽车的人,颈椎部位经常感到酸、胀、痛的人以及患有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人,也可作为日常保健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对颈部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56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