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圈加工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65587.0 | 申请日: | 201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0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翁敏红;李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瑞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周建观 |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加工工装,尤其是有关圈类零件上的槽的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捣固装置上所使用的隔圈上具有呈120度分布的槽。国内现有的隔圈上槽的加工,一般是先将隔圈放到划线平台上进行划线,然后再放到铣床上铣出隔圈上的槽,槽的深度(普通铣床)在加工过程中通过人工的测量控制。这种加工方式加工工序多,加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的隔圈加工工装。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圈加工工装,包括底板、端盖、压板、螺柱、螺母和圆锥销,所述底板上具有圆柱凸台,所述端盖的一侧具有与底板的圆柱凸台间隙配合的孔,端盖的另一侧具有端盖凸台,所述圆柱凸台的周壁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径向的第一圆锥孔,所述端盖的孔壁上分布有至少一个径向的第二圆锥孔,所述端盖相对圆柱凸台转动时,第一圆锥孔能与第二圆锥孔对应贯通,圆锥销插在第一圆锥孔和第二圆锥孔中,所述端盖的端盖凸台与螺柱固定连接或制成一体,螺母与螺柱螺纹配合,所述压板套在螺柱上且位于端盖和螺母之间。
所述第一圆锥孔和第二圆锥孔均为三个,且均呈120度均匀分布。
所述端盖上还具有转动手柄。
所述压板呈U形。
所述螺母与压板之间还垫有垫圈。
所述螺柱焊接固定在端盖的端盖凸台上。
所述底板上具有至少两个安装豁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结构后,由于通过端盖和底板的相对位置的变动和圆锥销插在第一圆锥孔和第二圆锥孔中,实现对呈一定角度发布的若干槽的定位,省去了划线的操作,减少了加工工序,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还由于通过端盖凸台的高度设定以控制隔圈上槽的加工深度,节省了加工过程中的测量和校准步骤,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隔圈加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端盖和底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1中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用以加工的隔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3、4、5、6、7、8所示,一种隔圈加工工装,包括底板7、端盖5、压板4、螺柱1、螺母2和圆锥销8,所述底板7上具有圆柱凸台7-1,所述端盖5的一侧具有与底板7的圆柱凸台7-1间隙配合的孔5-1,端盖5的另一侧具有端盖凸台5-2,所述圆柱凸台7-1的周壁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径向的第一圆锥孔7-2,,所述端盖5的孔壁5-3上分布有至少一个径向的第二圆锥孔5-4,所述端盖5相对圆柱凸台7-1转动时,第一圆锥孔7-2能与第二圆锥孔5-4对应贯通,圆锥销8插在第一圆锥孔7-2和第二圆锥孔5-4中,所述端盖5的端盖凸台5-2与螺柱1固定连接或制成一体,螺母2与螺柱1螺纹配合,所述压板4套在螺柱1上且位于端盖5和螺母2之间。
如图4所示,为了加工呈120度均匀分布的槽,所述第一圆锥孔7-2和第二圆锥孔5-4均为三个,且均呈120度均匀分布。
如图1、2、3、4所示,为了便于转动端盖5,所述端盖5上还具有转动手柄6。
如图1、2所示,为了便于装拆,所述压板4呈U形。也可以是带孔的平板。
如图1、2所示,为了便于调整安装高度,所述螺母2与压板4之间还垫有垫圈3。
如图1、3所示,为了便于加工,所述螺柱1焊接固定在端盖5的端盖凸台5-2上。
如图1、2、3、4所示,为了便于与机床连接,所述底板7上具有至少两个安装豁槽7-3。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板7和端盖5在装配起来后,再加工出第一圆锥孔7-2和第二圆锥孔5-4,以保证精度。
如图1、2、3、4、9、10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隔圈9上的槽9-1时,首先将底板7固定在铣床的工作台上,然后将隔圈9固定在端盖5上,通过压板4、螺母2以及垫圈3将隔圈9固定在端盖5上。之后,把装夹有隔圈9的端盖5安装到已经在铣床上固定的底板7上。通过端盖5上的转动手柄6转动端盖5,调整端盖5与底板7之间的相对位置,当端盖5转动到其上面的某一个第二圆锥孔5-4与底板7上的第一圆锥孔7-2对齐时,插入圆锥销8,将端盖5的位置固定,即可以确定隔圈9的第一个槽9-1的加工位置。在加工过程中,隔圈9的槽9-1的底面所在位置即为端盖凸台5-2顶端的位置,铣槽的深度加工到端盖凸台5-2顶端即可,无须测量校正控制。隔圈9的第一个槽9-1加工完成之后,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端盖5,使得端盖5上的下一个第二圆锥孔5-4与底板7上的第一圆锥孔7-2对齐,然后,插入圆锥销8将其固定,即可确定第二个槽9-1的加工位置。用同样的方法,确定出第三个槽9-1的加工位置,即可完成对隔圈9三个槽9-1的定位加工以及槽深度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瑞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瑞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5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叶转柄钻孔夹具
- 下一篇:一种铣涡轮转子总长的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