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车内苯含量的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5290.4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0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马芳武;宋伟;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B60R16/037;G08B21/1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车内苯 含量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降低车内苯含量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车用各种油漆、胶粘剂等化工溶剂中都含有大量的苯,人类短期内吸人大量的苯会发生急性苯中毒,长期接触苯可引起骨髓与遗传损害,甚至发生白血病,可使人致癌、致残、致畸胎。随着汽车广泛被人类使用,人们待在车内的时间也越来越久,所以,车内空气苯污染正日益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经过检索没有找到相近的对比文件。目前,用于检测有关车内空气中苯含量的检测方法相对较复杂,需采用特定的仪器对峰值进行分析。如活性炭管采集,然后经热解吸或二硫化碳提取,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但这两种方法程序繁琐成本高昂,对于汽车室内的空气测定不能实时简便进行,同时不能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降低车内苯含量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能够实时监测车内苯含量,并在监测到车内苯浓度超标时采取安全措施,保护人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降低车内苯含量的安全装置,包括设置于仪表台上的苯感应仪,所述的苯感应仪与警示机构连接,所述的苯感应仪能够实时监测车内苯含量并发送电信号给警示机构,所述的警示机构能够对苯感应仪发送来的电信号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通过安装于车内的苯感应仪监测车内苯含量,当苯感应仪检测到空气中的不同苯含量时转化为警示机构能识别的电信号,经警示机构接收并与设定的参数值进行比较判断,确定车内的空气中苯含量是否过高,根据判定结果,警示机构做出相对应的操作。
在上述的降低车内苯含量的安全装置中,所述的警示机构包括汽车ECU和安全执行单元,上述的苯感应仪和安全执行单元均与所述的汽车ECU连接,所述的汽车ECU能够判断上述的电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给安全执行单元,所述的安全执行单元能够根据控制信号做出安全措施。
苯感应仪实时发送监测信号给汽车ECU,汽车ECU作为整个安全装置的控制单元,对监测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并发出控制指令给安全执行单元,安全执行单元接收控制指令并动作。
在上述的降低车内苯含量的安全装置中,所述的安全执行单元包括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与汽车ECU连接。汽车ECU对苯感应仪监测的信息与设定的参数值进行对比,当苯感应仪检测到车内空气中的苯含量超过设定值,可能危害到人体的健康时,报警器发出警示信号提醒车内人员。
在上述的降低车内苯含量的安全装置中,所述的报警器为语音报警器和LED灯。语音报警器可发出报警声和LED灯开始闪烁同时发出警示信号。
在上述的降低车内苯含量的安全装置中,所述的安全执行单元还包括能够控制车窗打开的车窗控制电路,所述的汽车ECU与车窗控制电路连接。汽车ECU发出控制信号接通车窗控制电路,控制车窗及时打开。
在上述的降低车内苯含量的安全装置中,所述的苯感应仪、报警器、车窗控制电路和汽车ECU通过车内BUS总线连接。
现有技术相比,本降低车内苯含量的安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降低车内苯含量的安全装置通过苯感应仪实时监测车内空气中苯的含量,具有在监测到车内苯浓度超标时采取安全措施,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
2、本降低车内苯含量的安全装置中,苯感应仪、报警器、车窗控制电路和汽车ECU通过车内BUS总线连接。可减少车内电路的布线线路,与车体本身的电路结构集为一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苯感应仪;2、警示机构;021、执行单元;0213、车窗控制电路;022、汽车ECU;023、报警器;0231、语音报警器;0232、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5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奔腾燃料电池车新型冷却模块
- 下一篇:三轴挂车举升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