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向预应力孔道联通压浆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65235.5 | 申请日: | 201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4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良;任权昌;董鹏;杨新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纪尚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竖向 预应力 孔道 联通 压浆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桥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跨桥梁结构的建设中,往往在箱梁腹板内设置竖向预应力筋,随着对孔道内压浆密实度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桥梁结构中孔道均要求真空压浆,由于竖向预应力孔道设置较多,且其压浆质量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目前,在大跨桥梁竖向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中,传统的竖向预应力孔道采用在箱梁内下部设置压浆管,在浇注混凝土、拆除内模过程中,很容易损坏压浆预留管,由于压浆预留孔的存在,对内模加工、安装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且容易在竖向预应力孔道下部引起漏浆,在很多采用传统方法施工的桥梁结构中,有很多竖向预应力孔道下部由于漏浆堵塞孔道不能利用预留管压浆,不得不在孔道上部重新钻孔压浆,影响压浆质量,根本不可能实现竖向预应力孔道的真空压浆,如果腹板内采用横向双排竖向预应力筋,后期钻孔难度更大,在大跨桥梁结构中,竖向预应力筋的间距一般在50cm左右,布置数量相当大,采用可靠、简便的竖向预应力孔道压浆技术,对提高施工速度、保证桥梁结构耐久性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竖向预应力孔道联通压浆管,它可有效地实现真空压浆,提高压浆、安装、拆卸内模施工速度,提高了桥梁工程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螺纹钢筋穿过薄壁钢管内,薄壁钢管两端口通过上螺母和下螺母密封固定,在薄壁钢管下部设有水平的联通管,上部设有倾斜的压浆管或出浆管,各联通管与连接套管插入配合,使各联通管之间密闭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竖向预应力精扎螺纹筋、薄壁钢管、上压浆管(出浆管)、联通管在钢筋加工场制成组件,大大加快了竖向预应力筋的安装速度;
将相邻组件通过联通管连接为整体,并利用22#铁丝将其固定在一起,形成了压浆联通管,使所有竖向预应力孔道压浆均在桥面进行,减小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质量及速度,并使竖向预应力孔道真空压浆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1是螺纹钢筋、2是薄壁钢管、3是上螺母、4是下螺母、5是联通管、6是压浆管、7是出浆管、8是连接套管、9是混凝土或塑料垫块、10是铁丝。
利用薄壁钢管在钢筋加工场将竖向预应力精扎螺纹钢筋1、薄壁钢管2、联通管5、下螺母4、上螺母3、上部的出浆(或压浆)管连接成整体组件,在箱梁腹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将组件安放在设计位置,竖向预应力精扎螺纹钢筋1下部用垫块9支撑,使精扎螺纹钢筋1具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将组件固定在腹板钢筋骨架上,相邻组件间的联通管5分别插入大一号的连接套管8内,联通管与连接套管8接头缝隙部位用胶带缠牢,为防止在浇注混凝土时将连接部分扯开,用22#铁丝10将相邻的组件连接在一体。
在混凝土浇注完毕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张拉后,即可在桥面上进行竖向预应力孔道的压浆,压浆时从一个组件压浆管6压入,从另一个组件出浆管7出浆,水泥浆从一个组件钢管顶部进入其底部,通过联通管5进入另一个组件钢管底部,由其顶部冒出,整个压浆过程全部在桥面上进行,在箱梁内模安装、拆卸过程中,不会出现由于按传统方法在每个孔道底部设置压浆管引起的施工不便,压浆、安装、拆卸内模施工速度可大大提高,且压浆质量可得到保证,使竖向预应力孔道采用真空压浆成为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未经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5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