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式渗碳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5055.7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0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宋任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亚太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0 | 分类号: | C23C8/20;F27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的渗碳炉,是在传统渗碳炉技术上的改进。
背景技术
渗碳是将钢件加热至奥氏体状态下,于富碳介质中长时间保温,使碳原子渗入表层,增加钢件表层的碳含量的过程。渗碳炉内部结构分为料筐、导风筒、炉罐、罐底座、料筐底座等,设在炉盖下端的风扇,籍风扇的离心力驱动炉气流向四周,把从滴注管滴入的渗剂搅动带入气流,气流在炉罐壁上受阻,沿着炉罐内壁与导风筒的通道向下流动到炉罐底,再在风扇中心负压的作用下,气流经料筐底的孔洞上流入料筐,把新鲜渗剂供给工件。因为所处的温度较高,对渗碳炉的热态刚性要求较高。因为长时间处在900度以上的高温状态下,使用普通钢板,常常会因为被渗碳,钢板发生表面龟裂剥皮,炉罐及导风筒常采用0Cr18Ni9Ti不锈钢钢板制造,因为导风筒的质量常常较轻,常用销钉悬挂在与炉罐内壁。这种结构由于销钉在局部受力,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导风筒和炉罐的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炉罐及导风筒变形,延长维护周期的井式渗碳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井式渗碳炉,包括导风筒和炉罐,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炉罐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条竖向的悬挂座,导风筒的外壁固定有与炉罐内壁的悬挂座对应的悬挂,导风筒与炉罐通过悬挂座和悬挂相连接。
所述炉罐的内壁焊接有8条竖向的悬挂座。
所述悬挂座与悬挂之间为斜面连接。
所述导风筒的外壁头端还固定有加强筋。
所述炉罐上部内径连接有加强板。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所述炉罐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条竖向的悬挂座,导风筒的外壁固定有与炉罐内壁的悬挂座对应的悬挂,导风筒与炉罐通过悬挂座和悬挂相连接。通过悬挂和悬挂架的作用,使得炉罐与导风筒相连接,悬挂和悬挂架还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不易造成炉罐及导风筒变形,延长了井式渗碳炉的维护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机构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井式渗碳炉,包括导风筒1和炉罐2,所述炉罐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8条竖向的悬挂座4,导风筒1的外壁固定有与炉罐2内壁的悬挂座4对应的悬挂5,导风筒1与炉罐2通过悬挂座4和悬挂5相连接。
如图1、2所示,所述悬挂座4与悬挂5之间为斜面连接。防止悬挂座4与悬挂5相对滑动,安装稳定。
如图1、2所示,所述导风筒1的外壁头端还固定有加强筋6。导风筒1不易变形。
如图1所示,所述炉罐2上部内径连接有加强板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亚太金属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亚太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5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杆及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栾树高效育苗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