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心塑仿木管与板料垂直的结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64681.4 | 申请日: | 2011-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8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游惠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惠能 |
| 主分类号: | F16B17/00 | 分类号: | F16B17/00;F16B12/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刘林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木管 板料 垂直 结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心塑仿木管与板料垂直的结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制作桌面板、建材结构体、椅子的靠背或是坐垫等的原料一般都是木材,这些木材通常来源于天然生长的树木,通过采伐森林,然后再将这些素材通过如刨、削、钻、钉将原木加工成家具所需的各种形状的素材,再经过锯、打榫、埋螺帽等过程组装成家具。然而,采用木材来制作家具存在不少缺点,第一、采伐森林资源会破坏环境,尤其是过度采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第二、木板须要做多层的表面上漆或保护处理,处理工艺麻烦,成本高;第三、木材类材质存在长霉、腐化、断裂,剥落、扭曲变形、虫蛀等缺点;第四、木材组装成家具还需要以过刨、削、钻、钉将原木加工成家具所需的各种形状的素材,再经过锯、打榫、埋螺帽等过程组装,加工复杂,制作麻烦,生产效率低,且产品质量不稳定,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简单,效率高,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且结合强度和密合度较好的空心塑仿木管与板料垂直的结合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内部呈空心的塑仿木管,及与塑仿木管组装的板料;所述板料一侧设置有凹入的安装槽, 另一侧设置有凸起的安装岭;所述塑仿木管设置有镶入板料的沟状槽,所述沟状槽设置有弯折延伸的卡持部,所述板料设置有与卡持部相配合的卡持槽。
进一步地,所述板料设置为两个以上,其中一个板料的安装岭与另一个板料的安装槽相卡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板料与塑仿木管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板料与塑仿木管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板料为空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空心塑仿木管与板料垂直的结合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因为故意设计为空心的塑仿木管,或甚至是空心的板料所以可以节省很大比例的塑料材料成本;2、因为塑仿木管有拉出沟状槽所以板料可以很容易镶入;3、因为板料下刻有卡持槽并且在镶入时是架在卡持部上的,所以可以防止板料抽脱出来;4、因为板料的两侧设有相对的安装槽及安装岭所以在镶入时板料之两侧得以互相崁入,增加许多互崁的力量;5、因为组装的过程中不会使用胶水黏合,所以不用担心胶水会污染产品或脱落的情形;6、因为组装的过程中不会使用到任何螺丝钻孔来组合,所以不会破坏任何成品的外观,可使产品维持一定的美观。7、因为组装的过程中不会对塑仿木管或板料做任何榫头或榫眼的加工,所以可节省大量的施工的程序及施工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心塑仿木管与板料垂直的结合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心塑仿木管与板料垂直的结合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2,所述空心塑仿木管与板料垂直的结合结构, 包括内部呈空心的塑仿木管1,及与塑仿木管1组装的板料2;所述板料2一侧设置有凹入的安装槽20,另一侧设置有凸起的安装岭21;所述塑仿木管1设置有镶入板料2的沟状槽10,所述沟状槽10设置有弯折延伸的卡持部11,所述板料2设置有与卡持部11相配合的卡持槽22。利用空心塑仿木管的中空空间来让板料2镶入,镶入后借由板料2与塑仿木管1内壁相顶而产生应力来支撑整个板料2的压力;利用板料2下面拉出的卡持槽22来崁住塑仿木管的卡持部11,此崁入的结构可防止板料2从空心塑仿木管1中脱出;在板料2的两侧做出一凹入的安装槽20和凸起的安装岭21,可在此板料2在镶入空心塑仿木管1时再次的互相崁住来分散抵抗外来的压力,增加整个结构的强度。塑仿木管1和板料2互相做直角的结合,利用塑仿木管1的内壁数个基面互相牵制及支撑而形成的一个特殊板面结构,本新型结构不须做任何榫头或榫眼的结构,也不需任何螺丝上紧而可形成互相非常紧固的结合,因此延伸了此空心塑仿木管节省成本的优势再加上其有空心的结构,可利用此结构广泛地运用在许多产品上,例如桌面板、建材结构体、椅子的靠背或是坐垫等。本专利涉及精密计算出的塑仿木管与板料,以及板料与板料之间的相对位置与厚度,尤其涉及用在家具类或建材类的平面须要承受强大外力时,此结构乃是最新型,最坚固,最美观的发明。本结构利用力学相互牵引的原理使得本结构组合的过程中不须任何榫头或榫眼的结构,不须胶水黏合,也不须用尖头自攻螺丝来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惠能,未经游惠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46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