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近红外光谱扫描的马铃薯内部品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4460.7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6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贾晶霞;王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光谱 扫描 马铃薯 内部 品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铃薯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扫描的马铃薯内部品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粮食危机的不断出现,马铃薯作为一种粮蔬兼用的作物,受到了广泛关注,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逐步被认可。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毫克,磷15~68毫克,铁0.4~4.8毫克,硫胺素0.03~0.07毫克,核黄素0.03~0.11毫克,尼克酸0.4~1.1毫克。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除此以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比大米、面粉营养价值更高。作为马铃薯的生产大国,近年来,马铃薯的出口量越来越大,出口用作淀粉加工的马铃薯,要求淀粉含量在15%以上,出口用作油炸食品加工型的马铃薯要求干物质含量在19%以上,还原糖含量在0.3%以下。另一方面,马铃薯在储藏过程中会生芽,会在芽窝周围产生一种名叫“龙葵素”的神经毒素,人在食用了这种“龙葵素”含量高的马铃薯后,会发生口唇发干、呼吸困难,口咽部有灼热感、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四肢抽搐、呼吸麻痹等症状,对人体十分有害。因此,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检测越来越重要。
目前,检测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试剂,如碘溶液检测淀粉含量等,这种方法通常对检测样品有较大的破坏性,且检测过程复杂,检测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检测快速、准确,且对检测样品无损害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扫描的马铃薯内部品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扫描的马铃薯内部品质检测装置,包括马铃薯输送机构、近红外光谱扫描装置、拨叉机构、计算机处理系统、信号传感系统;
所述的马铃薯输送机构包括皮带,所述皮带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设有主动链轮、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连接有步进电机;
所述近红外光谱扫描装置和所述拨叉机构设于所述皮带的一侧,所述拨叉机构位于所述近红外光谱扫描装置沿皮带运行方向的前方;
所述近红外光谱扫描装置与所述计算机处理系统电连接,所述计算机处理系统与所述信号传感系统电连接,所述信号传感系统与所述拨叉机构电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扫描的马铃薯内部品质检测装置。由于包括马铃薯输送机构、近红外光谱扫描装置、拨叉机构、计算机处理系统、信号传感系统。采用近红外光谱对马铃薯营养成分及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样品无需用任何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可拿来直接检测,且检测速度快、环保,检测过程无污染;对样品无损耗,测定后仍可作它用;仪器的构造比较简单,易于维护;应用广泛,可不断拓展检测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扫描的马铃薯内部品质检测装置的总体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扫描的马铃薯内部品质检测装置的布线图。
图中:
从动链轮1,马铃薯块茎2,链条3,拨叉机构4,近红外光谱仪5,步进电机6,主动链轮7,电脑主机8,显示屏9,信号传感器10,不合格马铃薯收集箱11、皮带12,合格马铃薯收集箱13;
扫描探头14,光谱仪调节按钮15,光谱仪显示屏16,光谱仪接口17,第一接线18,电脑主机接口19,第二接线20,第三接线21,第四接线22,拨叉23,转轴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扫描的马铃薯内部品质检测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马铃薯输送机构、近红外光谱扫描装置、拨叉机构、计算机处理系统、信号传感系统;
所述的马铃薯输送机构包括皮带,所述皮带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设有主动链轮、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连接有步进电机;
所述近红外光谱扫描装置和所述拨叉机构设于所述皮带的一侧,所述拨叉机构位于所述近红外光谱扫描装置沿皮带运行方向的前方;
所述近红外光谱扫描装置与所述计算机处理系统电连接,所述计算机处理系统与所述信号传感系统电连接,所述信号传感系统与所述拨叉机构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44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涡轮机的气缸盖
- 下一篇:一种一氧化氮供体气血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