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峰值位置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3650.7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8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珉端;印新达;祁耀斌;朱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5/1532 | 分类号: | H03K5/153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峰值 位置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信号放大后确定峰值出现的时间点的电路。
背景技术
在非周期连续脉冲信号的检测中,有时需要确定信号脉冲出现的时间,但传统的放大电路一般都只确定信号的大小,或者通过阀值比较的方法,确定信号大于某一值时的时间,当信号具有一定宽度时,不能真正确定峰值出现的时间。
图1所示为一种传统的确定信号出现时间的方法,输入为小信号经过,运放A1与R1构成一个电压跟随器,经过运放A1、R2耦合到A2、R3和R4构成大放大电路放大,输出到A3,A3是一个运放正反馈电路构成的比较器,信号与阀值电压比较,当大于阀值时输出高电平,小于阀值时输出低电平,利用电平跳变确定信号输入的时间。这种方法只能确定信号出现时高于某一值的时间,如果想准确知道信号峰值出现的时间,这种方法显然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峰值位置检测电路,对于任何非周期连续脉冲信号峰值出现的位置都能够准确检测到。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峰值位置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不饱和放大器、微分运算器和过零比较器;输入信号经不饱和放大器放大后得到不饱和的脉冲串,脉冲串经过微分运算器微分后通过过零比较器与零电平比较,得到在零点跳变的数字量,其跳变点即为峰值位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不饱和放大器包括第五运算放大器A5、三极管Q1、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第五运算放大器A5的输入正极与输入信号连接,输入负极通过第十电阻接地,输出端与微分运算器电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集电极连接后与第五运算放大器A5的输出端连接,发射极与第五运算放大器A5的输入负极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A5的输入负极与输出端之间并联第十一电阻R11。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微分运算器包括第十二电阻、第三电容C3、第六运算放大器A6和第十三电阻R13,第六运算放大器A6的输入负极串联第十二电阻和第三电容C3后与不饱和放大器连接,输入正极接地,输入负极和输出端之间连接第十三电阻R13。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过零比较器包括第七运算放大器A7,第七运算放大器A7的输入负极接地,输入正极与微分运算器电连接,输出端得到在零点跳变的数字量。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过零比较器与微分运算器之间的电连接为串联第十四电阻R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输入信号经不饱和放大器放大后得到不饱和的脉冲串,不饱和的目的是为了将信号的顶端保留,这个脉冲串经过微分后与零电平比较,因为在信号的上升沿微分大于零,下降沿微分小于零,顶点等于零,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在零点跳变的数字量,其跳变点就是原始波形的顶点,通过检测这个跳变就能够得知峰值出现的时间。
2、通过这种电路的组合,对于任何非周期连续脉冲信号峰值出现的位置都能够准确检测到,解决了传统方法只能确定信号出现时高于某一值的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峰值位置检测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应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框图,包括不饱和放大器、微分运算器和过零比较器;不饱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微分运算器的输入端连接,微分运算器的输出端和零点信号分别与过零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输入信号经不饱和放大器放大后得到不饱和的脉冲串,脉冲串经过微分后与零电平比较,得到在零点跳变的数字量,其跳变点即为峰值位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应用电路图,本实施例中,输入信号为光信号,其强度和周期都不确定,经过PIN光敏管光电转换后由第四放大器进行跨阻放大,得到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电输入信号;电输入信号进入第五运算放大器A5与三极管Q1组成的不饱和放大器,这一级主要的作用除了放大以外,利用了Q1的导通性质实现了对信号的压缩,或者称为对数放大,使信号在放大的过程中不饱和;接着进入第十二电阻R12、第三电容C3、第六运算放大器A6和第十三电阻R13组成的微分运算器,得到一个交流的过零点的波形,进入第七运算放大器A7与零点比较,最终得出高低电平,电平从低往高的跳变时间与输入波形的峰值出现时间相同。
第五运算放大器A5的输入正极与输入信号连接,输入负极通过第十电阻R10接地,输出端与微分运算器电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集电极连接后与第五运算放大器A5的输出端连接,发射极与第五运算放大器A5的输入负极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A5的输入负极与输出端之间并联第十一电阻R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36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上终端电阻和校准环路
- 下一篇:一种叠层片式浪涌电压抑制型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