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叶片打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63128.9 | 申请日: | 2011-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2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余华;丁汉凤;孔维国;贾文斌;王俊峰;李娜娜;张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 |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叶片 打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器,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叶片打孔器。
背景技术
叶片打孔器是植物生理学实验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重要工具。使用叶片打孔器能够获得叶面积大小一致的叶片材料,对于测定叶片单位面积的叶绿素含量,以及获得面积大小一致的外植体材料,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叶片打孔器主要由分散的圆形刀圈和推杆两部分构成。这种叶片打孔器型号单一,不适宜用于叶面积偏小的植物,且对于叶面积偏大的植物也往往由于取样部位的不同而存在误差。另外,由于圆形刀圈与推杆分离,部件分散,容易导致无菌外植体取材时被污染。总体来说,现有的叶片打孔器的型号单一使植物材料的选择受限,结构分散导致部件容易丢失,且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叶片打孔器,它具有多种孔径,并且它的部件组合在一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叶片打孔器包括底盘,该底盘中心设置中心轴,中心轴周围的底盘上方设有不同孔径的圆形刀圈,圆形刀圈的内孔向下延伸贯穿底盘,中心轴上设有可绕其旋转且可沿其上下移动的悬臂,悬臂的自由端设有压板,压板与圆形刀圈相配合切割叶片,压板中心设有透孔,透孔内设置可相对压板上下移动的推杆,压板上方的推杆部分套有弹簧。
作为改进,所述圆形刀圈的轴线位于以底盘中心为圆心,以悬臂长为半径的圆周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形刀圈的孔径顺序为0.2cm、0.5cm、1cm、1.5cm、2cm、2.5cm、3cm、4cm、5cm,高为2cm。
作为改进,所述底盘还设有三个支脚。
作为改进,所述压板采用合成硬塑脂材料制成。
作为改进,所述圆形刀圈采用抛光不锈钢材质。
作为改进,所述悬臂通过活动套筒与中心轴连接,其自由端通过支撑管与压板连接,支撑管内孔与压板透孔贯通,接纳推杆。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推杆上端设置按压部,所述弹簧位于按压部和支撑管之间的推杆上。
本实用新型在其底盘上设置了多个不同孔径的圆形刀圈,根据叶片形状和叶面积大小,选择目标圆形刀圈的孔径型号,使打孔器的适用范围更广。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圆形刀圈、推杆、压板等部件组合在一起,操作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经济实用,用时少且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推杆部分结构示意图,此时,弹簧处于自由状态。
图3为推杆部分结构示意图,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图4为底盘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底盘的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中:1按压部,2弹簧,3推杆,4支撑管,5压板,6悬臂, 7活动套筒,8中心轴,9底盘,10支脚,11~19圆形刀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多功能叶片打孔器主要由底盘9、中心轴8、支脚10、圆形刀圈11~19、活动套筒7、悬臂6、支撑管4、推杆3、按压部1、弹簧2、和压板5组成。如图1~5所示,底盘9呈圆盘形状,底盘9中心设置中心轴8,中心轴8与底盘9垂直。底盘9上方设有圆形刀圈11~19,圆形刀圈11~19为圆筒体,圆筒体的上端打磨形成圆形刀口。圆形刀圈11~19的轴线位于以底盘中心为圆心,以悬臂长为半径的圆周上,按孔径大小顺次排列,孔径依次为0.2cm、0.5cm、1cm、1.5cm、2cm、2.5cm、3cm、4cm、5cm,高为2cm。圆形刀圈11~19的内孔向下延伸贯穿底盘9。中心轴8上设有可绕其旋转且可沿其上下移动的悬臂6,悬臂6通过活动套筒7与中心轴8连接。悬臂6的自由端设有支撑管4,支撑管4的轴线平行于中心轴8的轴线。支撑管4的下端设有压板5,支撑管4的内孔向下延伸,与压板5的透孔贯通。上述孔内设有推杆3,推杆3的上端设有按压部1,按压部1和支撑管4之间的推杆3上套有弹簧2。底盘9还设有支脚10。压板5采用合成硬塑脂材料制成,圆形刀圈11~19采用抛光不锈钢材质,弹簧2采用弹性钢丝材质,其它构件采用普通不锈钢材质。
操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未经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31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