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棉地拖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2741.9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1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勇 |
主分类号: | A47L13/20 | 分类号: | A47L13/20;A47L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的拖把,尤其涉及一种胶棉地拖把。
背景技术
胶棉的拖把的拖头吸水性强,但在拉力的作用下易变形,伸长而不复原,因而传统的胶棉地拖把因其单边拉伸胶棉的原因,使用不久便挤不出太多的水而导致其吸水性较大的减弱。挤水用的两根拉杆其底部呈直角弯形状,用螺钉与地拖头连接,常因金属疲劳而造成断裂。在潮湿的环境下,螺钉锈蚀不能拧动,导致不能更换地拖头(普通工具),以上原因都将使得地拖把整体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的防止因锈蚀导致不能拆解、拉杆断裂而使整体报废的胶棉地拖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胶棉地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棉,其特征是:把杆的一端套接有把手套,把杆的另一端连接底套,底套与安装架垂直固定连接,安装架上安装有拖棉,把杆的中下部套接有环形套,拉杆与环形套、把杆通过螺栓连接,拉杆的中部通过连接螺杆连接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架连接拖棉杆,拖棉杆位于拖棉的里面。
根据所述的胶棉地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上有一个圆柱孔,底套与把杆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架为U形或V形,拖棉按长度方向的柱形周围为齿形。
根据所述的胶棉地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棉杆位于拖棉远离安装架的中下部,连接杆在拖把杆左右对称,安装架上设有两个圆孔,连接杆穿过圆孔;拖棉杆和连接杆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有很强的抗锈蚀和抗断裂的作用,可以延长拖把的使用寿命,在拖把头老化损坏的时候可以随时换上新的拖把头,这样可以避免整体的报废,节约了资源,操作简单,制作的成本较低,实用性很强,适合在社会中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附图中:1、把手套;2、拖把杆 ;3、环形套;4、拉杆;5、连接螺杆;6、连接杆;7、底套;8、安装架;9、拖棉;10、拖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一种胶棉地拖把,包括拖把杆2和拖棉9,其特征是:拖把杆2的一端套接有把手套1,拖把杆2的另一端连接底套7,底套7与安装架8垂直固定连接,安装架8上安装有拖棉9,拖把杆2的中下部套接有环形套3,拉杆4与环形套3、拖把杆2通过螺栓连接,拉杆4的中部通过连接螺杆5连接连接杆6,连接杆6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架8连接拖棉杆10,拖棉杆10位于拖棉9的里面。
根据所述的胶棉地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套1上有一个圆柱孔,底套7与拖把杆2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架8为U形或V形,拖棉9按长度方向的柱形周围为齿形。
根据所述的胶棉地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棉杆10位于拖棉9远离安装架8的中下部,连接杆6在拖把杆2左右对称,安装架8上设有两个圆孔,连接杆6穿过圆孔;拖棉杆10和连接杆6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图1所示,把把手套1上有个圆孔,这样可以把胶棉地拖把悬挂起来,拉杆4的中部通过连接螺杆5连接连接杆6,连接杆6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架8连接拖棉杆10,这样,用手拉动拉杆4的把手,带动连接杆6向上移动,连接杆6的移动带动拖棉杆10的向上移动,这样可以把拖棉9里面的水挤出来,这种结构消除了普通拖把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由于拖棉杆10位于拖棉9远离安装架8的中下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拖棉9的两面都能使用,拖棉9的横切面为椭圆,U形安装架的高度不大于拖棉9横切面椭圆的半长轴,宽度稍大于半短轴,延拖棉9横切面的长轴方向,对应连接杆6的位置设有两个孔洞,长轴外端部有可埋入拖棉杆10的内切口,其长度为拖棉杆10的长度,其深度约为两倍拖棉杆10的直径。这种设计在使用时,不至于拖棉杆10触及地面,且拖棉9两面有内切口,可以两面使用,延长拖把的使用寿命,在拖把头损坏的时候还可以轻易换上新的拖把头,这样可以避免整体的报废,节约了资源,而且有很强的抗锈蚀和抗断裂的作用,操作简单,制作的成本较低,实用性很强,适合在社会中普及。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勇,未经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27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