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窑头处的迷宫式缓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2642.0 | 申请日: | 201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5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曹磊;刘德春;曹福利;任小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宏远钛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20 | 分类号: | F27B7/2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0027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窑头处 迷宫 缓冲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回转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窑头处的迷宫式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回转窑窑头密封的情况对回转窑的高效运行及稳定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回转窑的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窑头是负压状态,漏灰现象不太明显,而一旦操作出现问题,则窑头漏灰将会非常严重,影响产品的生产。现有的回转窑的密封装置是在窑头与筒体之间设置密封板,这样解决了一定的密封问题,但是密封效果并不太好,而且由于回转窑内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和高浓度含尘气体会对密封板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损坏密封板,影响企业的生产作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减缓冲击力,有效保护密封板的窑头处的迷宫式缓冲结构,尤其适合于回转窑的窑头密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窑头处的迷宫式缓冲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窑头罩端部开口边缘上设有窑头罩突沿,筒体端部开口边缘上设有长突沿和短突沿,长突沿位于短突沿的内侧,窑头罩突沿与短突沿交错,长突沿上设有挡板,挡板的顶端位于窑头罩突沿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的窑头罩突沿呈折边形,窑头罩突沿的上折边位于挡板的上侧,并有空隙;窑头罩突沿的下折边位于短突沿的下侧,并有空隙。
进一步,所述窑头罩突沿与窑头罩端部开口边缘存在一定的间隔距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窑内的压力得以缓冲,可以有效的保护密封板,从而提高密封效果,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窑头处的迷宫式缓冲结构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窑头罩;2、筒体;3、长突沿;4、短突沿;5、窑头罩突沿;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窑头处的迷宫式缓冲结构,窑头罩1端部开口边缘上设有窑头罩突沿5,筒体2端部开口边缘上设有长突沿3和短突沿4,长突沿3位于短突沿4的内侧,窑头罩突沿5与短突沿4交错,长突沿3上设有挡板6,挡板6的顶端位于窑头罩突沿5的下方。
为了更好的使窑内的压力和高浓度含尘气体得以缓冲,将所述的窑头罩突沿5设计为折边形,窑头罩突沿5的上折边位于挡板6的上侧,并有空隙;窑头罩突沿5的下折边位于短突沿4的下侧,并有空隙。所述窑头罩突沿5与窑头罩1端部开口边缘存在一定的间隔距离。
在回转窑工作的过程中,窑内的高浓度含尘气体在本实用新型窑头处的迷宫式缓冲结构内得以缓冲,可以有效的保护密封板,防止泄露,提高回转窑的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宏远钛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宏远钛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2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聚光太阳能光纤的温室大棚补光装置
- 下一篇:顺序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