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振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62332.9 | 申请日: | 201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2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傅排先;李殿中;刘宏伟;夏立军;栾义坤;李依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2D27/08 | 分类号: | B22D27/08;B22D11/053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振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体振荡装置,涉及所有带冒口设计的铸件、直径为Φ100-Φ2000mm的连铸圆坯料、厚度为100-1500mm的连铸方坯料以及5吨-700吨级模铸钢锭、铸坯和空心坯的制备,应用于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碳钢、合金钢以及有色金属的制备,对各种黑色合金材料带冒口设计的铸件、钢锭以及铸坯料的缩孔疏松均有抑制作用,对晶粒细化具有促进作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业,核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对大型铸件、大型钢锭、大型坯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也对大型铸锻件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三峡的螺母柱铸件探伤级别在Φ2当量以下,芯部晶粒度要求在6级以上。大型钢锭、连铸坯是大型铸锻件的先期产品,其质量对提高大型铸锻件质量尤为重要。
目前,重量超过100吨的钢锭内部几乎均存在缩孔疏松,缩孔疏松一般与夹杂物共生,增加钢锭在锻造时的难度。而大型缩孔疏松缺陷,在锻造过程中很难愈合,从而导致锻件探伤不合格,甚至报废。大型钢锭的凝固过程非常漫长,根据钢锭吨位不同,从几十小时到上百小时不等,溶质再分配充分,致使碳、磷等低熔点、低密度物质在凝固前沿富集,加上其它物理作用,如热溶质对流等的影响,使钢锭不同区域化学成分不均匀,造成宏观偏析和微观偏析,致使凝固组织分布不均匀,铸件晶粒粗大,性能不均。
目前,采用连铸技术、水冷模具技术制备锻造、轧制用的坯料,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对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坯料的内部质量以及坯料的尺寸要求不断提高。随着要求的提高,坯料内部的许多问题随之暴露,坯料内部的缩孔疏松、裂纹等铸造缺陷严重影响坯料的质量,因此解决坯料内在的质量问题,提高合格率迫在眉睫。
大型钢锭、铸件、坯料的内部缺陷问题备受科研工作者和企业界关注。虽然在缩孔疏松形成机理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如缩孔位置、缩孔程度的确定等,以及采用计算机模拟手段对缩孔疏松进行模拟预测,但是在缩孔疏松控制措施方面进展缓慢,基本上采用加大冒口、采用顶级的保温材料甚至采用电加热等方法进行制备,造成材料、能源巨大的浪费。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通过振荡的方法致使钢锭、铸件、坯料内部增加大量的形核质点,增加内部形核密度,提高内部凝固速度,缩短金属液的补缩距离,从而消除缩孔疏松、细化晶粒、改善凝固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振荡装置,解决工厂目前钢锭、铸件、铸坯内部缩孔疏松,改善凝固组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体振荡装置,气体振荡装置设有主轴、缸体、底座体、上联管、中联管、下联体、耐火材料、箱体、上板、中板、下板,具体结构如下:
上联管、中联管、下联体自上而下设置,中联管位于上联管和下联体之间,上联管和下联体分别与中联管连接,下联体底部与耐火材料连接;箱体内设置上板、中板、下板,上板位于中板的上方,中板设置于上联管顶部,中板与上联管连接,下板设置于箱体内底部;中板顶部依次设置底座体、缸体,主轴依次穿过缸体、底座体、中板,主轴的中心孔与缸体上的孔道相通。
所述的气体振荡装置,下联体的底部为下凹形,耐火材料设置于下联体底部的下凹形结构中,吊杠横向穿设于所述的下凹形结构和耐火材料上,吊杠伸出所述的下凹形结构一端通过斜锲固定。
所述的气体振荡装置,箱体底部设置罩体,箱体、下板和罩体交接处开有中心孔,罩体底部开有中心孔,上联管、中联管、下联体连成一体结构,穿设于所述的中心孔处,下联体伸至罩体外侧。
所述的气体振荡装置,上板、中板、下板通过配套使用的螺栓杆和螺母连接成一体结构。
所述的气体振荡装置,螺栓杆在上板、中板、下板的圆周均布,在螺栓杆上的上板、中板、下板之间分别设有弹簧。
所述的气体振荡装置,主轴的一端通过螺母固定于中板。
所述的气体振荡装置,连接嘴的进气端与压缩空气连接,连接嘴的出气端与弯管的一端连接,弯管的另一端与主轴的中心孔连通。
所述的气体振荡装置,上板与吊把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有效消除凝固坯料中心缺陷、细化凝固组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于钢锭或铸件浇注完毕后,在其冒口内加入振荡装置;对于连铸坯浇注过程,在结晶器内加入振荡装置;
2)振荡装置的频率为2-60Hz,振幅为5-100mm;
3)振荡装置连接耐火材料,利用耐火材料对金属液进行振荡,增加金属液的初期结晶数量;
4)耐火材料烘烤到60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2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电容器放电产生高能电脉冲的残余应力消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锻件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