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轧平整液废水预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61855.1 | 申请日: | 2011-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1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肖丙雁;施杰;王万俊;李勇;贾盈;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24;C02F1/52;C02F1/66;C02F103/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平整 废水 预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废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冷轧平整液废水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钢铁行业的冷轧带钢处理线上,为使冷轧带钢具有更高的平整度、光洁度,在轧制工序中设有平整过程;平整过程需利用平整液以达到提高平整效果的作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称为平整液废水。近几年随着对平整度等指标的进一步提高,在轧制过程中通过提高平整液的品质来达到此目的,由此而产生的平整液废水则化学性质更加稳定,难于处理。
平整液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醇胺、有机碱和纯水的混合物,并通过有机碱使溶液呈碱性,从而使之形成稳定、均匀的乳化状态的溶液,表观是呈透明的浅黄色液体,所排放平整液废水COD值高达30000-50000mg/L。
传统上平整液废水归为含油废水,纳入到冷轧废水站的含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其主要处理工艺为:平整液废水与其他冷轧含油废水均和,经过超滤、生化处理等工艺。
但经此工艺处理的出水COD浓度高、波动大,出水水质不可控;且设备投资大,存在着以下一些缺点:
1、超滤装置中超滤膜的孔径只能拦截分子量大于5000的物质,平整液主要成分为小分子聚合物,分子量在170-500之间。平整液废水中的脂肪醇会通过超滤膜孔与超滤渗透水一起进入生物接触氧化系统,使进入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的COD浓度在5000-7000mg/L;而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废水进水COD负荷要求低于2000mg/L。
2、超滤装置作为针对处理高浓度的含油废水,具有处理效率高等优点;为平整液废水所配置的超滤难以起到处理的目的,但为此而配置的超滤装置,一次性投资较高(55万元人民币/m3﹒h),运行成本也高。
3、平整液和乳化液混合后,大大缩短了超滤的工作周期,操作、生产管理复杂。
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简易实用的冷轧平整液废水预处理系统,使平整液废水先经初步处理,达到接入生化处理系统的要求,然后再纳入生化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冷轧平整液废水预处理系统,它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通过系统配置,提高了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可靠性,降低了日常运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冷轧平整液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调整池、调节池提升泵、两台搅拌机、pH调整罐、混凝槽、溶气气浮、溶气罐、溶气水泵以及中间水池;
所述调整池的下部通过调节池提升泵连接pH调整罐,所述pH调整罐的上部连接混凝槽的上部,所述混凝槽的上部连接溶气气浮的上部,所述溶气罐分别连接混凝槽的底部以及通过溶气水泵连接溶气气浮的底部,所述溶气气浮的上部连接中间水池的上部,所述中间水池的底部连接生化处理系统调节池;
所述pH调整罐以及混凝槽内各设有一搅拌机。
所述溶气气浮上部设有一刮油刮渣机。
所述中间水池通过一中间水池提升泵连接生化处理系统调节池。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冷轧平整液废水预处理系统通过系统配置,提高了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可靠性,降低了日常运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基于对平整液废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克服了传统工艺对操作运行及日常运行管理要求高、安全性差、一次性投资高等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强、处理效果稳定、生产运行成本低和操作运行简便的预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系统具有占地面积省、一次性投资低、处理效果稳定、生产运行成本低和自动化操作程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轧平整液废水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调整池,2为调节池提升泵,3为搅拌机,4为pH调整罐,5为混凝槽,6为溶气气浮,7为刮油刮渣机,8为溶气罐,9为溶气水泵,10为中间水池,11为中间水池提升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轧平整液废水预处理系统,主要由调整池1、调节池提升泵2、两台搅拌机3、pH调整罐4、混凝槽5、溶气气浮6、溶气罐8、溶气水泵9以及中间水池10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18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