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水排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1823.1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5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劳浩兴;冷春荣;汤毓玲;冯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疏浚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7/00 | 分类号: | E02F7/00;E02F7/1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 排泥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挖泥船的配套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将挖泥船挖出的淤泥、污水输送出去的潜水排泥管。
背景技术
江河中的航道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因为淤泥的产生而堵塞航道,影响船只的正常通行,而为了清除江河内的污泥,就需要用到挖泥船,将淤泥清理出来,挖泥船将江河底部的淤泥抽出来的时候,因为受到船体体积的限制,是不可能长时间的将这些淤泥存放在船上的,如果这样船体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装满,会影响挖泥船的工作,因此,这些淤泥需要通过别的装置输送到岸边去,现在采取的办法是在挖泥船的船体附近设置一个和其连通的首端点站,在岸上或靠近岸边处设置一个尾端点站,两个点站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再配以泥驳、拖轮和吹泥船等,现有的管道是浮在水面上的,这样一来一个是影响别的船只在航道内的通行,这就限制了挖泥船的工作时间,还有就是管道受到风浪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天气条件不好,挖泥船还是不能工作,即使天气条件符合工作条件,在风浪的作用下,连通的管道损耗非常快,使用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潜水排泥管,其工作的时候,连通首端点站和尾端点站的管道是沉入水底的,不受风浪的影响,也不影响水面船只的通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潜水排泥管,包括首端点站和尾端点站,所述的首端点站和挖泥船连通,所述首端点站和所述尾端点站通过潜水软管连通。
所述的潜水排泥管,所述首端点站包括用于在水中漂浮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排污泵以及带动所述排污泵旋转的电动机,所述排污泵的进口和所述排污船连通。
所述的潜水排泥管,所述尾端点站包括用于在水中漂浮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排污泵和带动所述排污泵旋转的电动机,该排污泵的进口和首端点站内的排污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的潜水软管连通。
所述的潜水排泥管,所述的首端点站还包括一个给所述潜水软管输送压缩空气的空压机。
所述的潜水排泥管,所述空压机和所述潜水软管之间设有一个保证从空压机出来的压缩空气单向流入所述潜水软管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经济性:采用可以潜水的潜水软管,使得挖泥船在工作的时候可不断航施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2)设备简单:因为有了潜水软管,在工作的时候,通航河道施工不需要配备泥驳、拖轮和吹泥船等,大大降低了工作费用;
3)施工可靠:以往的排泥管是浮在水面上的,受风、浪影响较大,而潜水软管则沉入水底工作,工况较水面工作时好;大大减少了波浪、风对排泥管线的损坏,延长了排泥管道使用寿命;
4)操纵灵活:本新型部件较少,而且分成首端点站、尾端点站及潜水软管这几个部分,安装、拆卸都十分简单,只需要几十分钟便可完成;
5)运输方便:首端点站和尾端点站的浮体均采用拼装式箱体结构,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附图1、2,附图1为本潜水排泥管的工作示意图,从附图1中可以看出,其包括首端点站2和尾端点站4,所述的首端点站和挖泥船1连通,所述首端点站和所述尾端点站通过潜水软管3连通。
见附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首端点站包括用于在水中漂浮的箱体201,所述箱体内安装有排污泵202以及带动所述排污泵旋转的电动机203,所述排污泵的进口和所述排污船连通。
所述尾端点站包括用于在水中漂浮的箱体401,所述箱体内安装有排污泵402和带动所述排污泵旋转的电动机403,该排污泵的进口和首端点站内的排污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的潜水软管连通。这样排污泵202从挖泥船1中抽出的淤泥、污水经过潜水软管后再由排污泵402抽出,排往岸边。
所述的首端点站还包括一个给所述潜水软管输送压缩空气的空压机204。
所述空压机和所述潜水软管之间设有一个保证从空压机出来的压缩空气单向流入所述潜水软管的单向阀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疏浚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疏浚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1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机舱天窗
- 下一篇:一种公路用带钢帘线的高强度护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