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痰型气管插管及气管插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1616.6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华;林日富;刘友江;刘宁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力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57 | 代理人: | 李保明;张慧芳 |
地址: | 52409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痰型 气管 插管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插管手术和气管切开术使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具有吸痰功能的气管插管,以及由这种气管插管和其它组件构成的气管插管组件。
技术背景
目前,通过气管插管术手术和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呼吸通道是急救和危重病人救助、护理时最有效,最成熟,而且最常用的技术手段。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插管是气管插管术和气管切开术中建立人工呼吸管路的关键手术器械,是急救和危重病患救、护过程中的必须医疗器械。
实施气管插管术手术和气管切开术的病患大多是急救情况下的危重病患,这类病患自身本来就容易产生痰液,自身吐痰机能很低。同时,由于建立人工呼吸通道期间病患不能自行吐痰,插入的人工呼吸通道对患者气管黏膜的刺激导致患者痰液大大增多。目前气管插管术和气管切开术期间通常采用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人工插入吸痰管抽吸、清理患者咽喉部位产生的痰液,这就会造成多次插入吸痰管给患者带来不适及对患者气管黏膜损伤,也给医护人员的护理带来大量的工作和难度,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多次身心上的伤害。
通常要清除患者产生的痰液,需清除患者体内人工呼吸通道从气囊到墨菲眼端的痰液和人工呼吸通道从气囊到体外端的痰液。
患者体内气囊到墨菲眼端的痰液通过人工呼吸通道插入吸痰管清除,插入吸痰管相对容易,对患者呼吸道黏膜损伤的风险也比较低。
患者体内人工呼吸通道从气囊到体外端的痰液清除需从人工呼吸通道和人体呼吸道间插入吸痰管清除。该处吸痰由于人工呼吸通道和人体呼吸道的限制,插入吸痰管比较难,插管时对人体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此外,临床上这类患者时常需要进行痰液取样化验分析。在清除患者痰液和取样过程经常会因痰液和外界的相互污染,造成痰液样本的污染,对痰液化验分析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痰型气管插管及气管插管组件,将人工呼吸通道和吸痰通道合而为一,在用呼吸机呼吸的过程中,可方便地实现痰液的自动清理,而且具备痰液收集和取样功能。
本实用新型吸痰型气管插管,包括:弧形的插管主体和气囊,气囊环设于所述插管主体靠近前端处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充气通道成型于所述插管主体的管壁内,所述插管主体沿其中心线方向在管壁设置一条向内凹的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显影线和第一吸痰管,第一吸痰管的入口靠近所述气囊的体外侧。
其中,容置槽的最佳深度为所述第一吸痰管外径的2/5~4/5。
本实用新型气管插管组件,包括:吸痰型气管插管、痰液收集组件和气囊充气组件;其中,
所述吸痰型气管插管包括弧形的插管主体和气囊,所述气囊的充气通道成型于所述插管主体的管壁内,所述插管主体沿其中心线方向在管壁设置一条向内凹的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显影线和第一吸痰管,第一吸痰管的入口靠近所述气囊的体外侧;
所述痰液收集组件含样品瓶,样品瓶与所述第一吸痰管的出口连接,样品瓶另连接一条带吸痰器接头的第二吸痰管;
所述气囊充气组件与所述充气通道的入口连接。
所述容置槽的最佳深度为所述第一吸痰管外径的2/5~4/5。
本实用新型气管插管集人工呼吸通道和吸痰通道于一体,两个通道可以同时独立地工作,互不影响,有效解决了手术和护理中反复在气管内插拨吸痰管的问题,从而能够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操作难度,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降低手术风险。而且,由于其充气通道设置在插管的管壁内,吸痰管嵌于插管的容置槽内,整个外形与现有气管插管基本相同,因此临床使用时和现有气管插管的操作无任何差别,病人的感受也和插入现有气管插管相同。
本实用新型气管插管组件在用呼吸机呼吸的同时,还能够自动清除从气囊到人工呼吸通道体外端的痰液,并且能够方便、无污染地收集痰液,保证痰液化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吸痰型气管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其B-B向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1吸痰型气管插管构成的气管插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吸痰型气管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2吸痰型气管插管构成的气管插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1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