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小流量系统的限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1357.7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5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建;刘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55/027 | 分类号: | F16L55/027;B01D3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流量 系统 限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流装置,尤其涉及液体水力系统的流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的限流装置种类繁多,有限流部件也有限流接头,参见图1,有带过滤网的也有不带过滤网的,有独立结构的也有非独立结构的。但综合对比,上述各种结构均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限流装置体积大、无过滤网,仅适合于流量大的环境而不适于小流量环境;有的限流装置密封效果不好,容易造成内外泄露;有的限流装置结构简单但不易于加工拆卸。有的限流装置定位不可靠,限流装置易发生轴向移动。需要为小流量系统应用设计一种简单、可靠、安装拆卸方便、易定位的限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小巧、密封可靠、不易堵塞、安装拆卸方便、工艺性好、易定位的用于小流量系统的限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小流量系统的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放置在管路入口内的管状限流圈、设置在限流圈外侧面的环向凹槽、嵌在环向凹槽内用于密封管路和限流圈的橡胶O形圈、焊接在管状限流圈入口处的过滤网、设置在限流圈入口和出口之间的限流板、设置在限流板中心的限流小孔。
上述还包括设置在限流圈出口侧壁上的至少两个拆卸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限流装置是由特殊结构的限流圈、过滤网和橡胶O形圈组成,安装在发动机入口或分支管路入口。该结构的限流装置通过限流圈外壁上的橡胶O形圈密封上下游介质,同时固定限流装置,一般情况下可以防止限流装置在接头内部轴向移动;通过过滤网防止多余物、油污等堵塞、污染限流孔;通过 出口壁面的小孔方便拆卸,同时体积小、结构强度高。
2、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立、工艺性好,安装拆卸方便,内、外密封可靠,有效防止堵塞及定位不牢等问题。
3、本实用新型整体体积小巧,可以轻松放置在M14甚至更小的管接嘴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限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限流圈;2-过滤网;3-限流板;4-环向凹槽;5-限流孔;6-拆卸孔;7-橡胶O形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流装置,由限流圈1、过滤网2和橡胶O形圈组成;限流圈1包括入口部分以及出口部分,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通过设置于限流圈1中间限流板3上的限流孔5相通,限流孔5用于调节流量;出口部分的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拆卸孔6,使得拆卸更为方便;限流圈1外壁的环向凹槽4内镶嵌安装橡胶O形圈7,用于防止内泄漏,提高流量调节精度,同时还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过滤网2焊接在限流圈1的入口端右侧圆台上,可有效防止多余物及油污杂质堵塞、污染限流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1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卸船机皮带自动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工管道的安全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