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0803.2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清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3350 内蒙古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字路口 微型 立交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交桥,特别是涉及一种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在的交通桥梁已不能解决交通拥堵压力,一方面是各个十字路口,红绿灯较多、较密,使得车辆行驶缓慢,造成后方拥堵严重;另一方面,十字路口车辆交叉行驶过于集中,也是影响行驶缓慢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通过十字路口交互式立交桥,可达到在没有红绿灯情况下,使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影响安全通过十字路口,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在横向弓型桥的两端各设横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E;在纵向弓型桥的两端各设纵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F;横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高度为允许车辆通行高度或桥下净空4.5米,纵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高度为允许车辆通行高度或桥下净空4.5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的横向两端各设一横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E,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的纵向两端可以不设纵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F。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的纵向两端各设一纵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F,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的横向两端可以不设横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E。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的进一步改进,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采用斜坡进口至地下O形通道,人行道与自行车道分离行驶,各行其道;分流至各方向斜上坡通道出口;地下O形通道顶部允许部分采用敞开式采光或透光板封顶,避免地下O形通道黑暗。
本实用新型立交桥的优点是:取消红绿灯后,通行速度快,占地小、没有冲突点、减少交通事故、坡度合理、视线好、右出右进不防碍正常直行、附合国家有关规定,大幅度减少工程费用。车辆左、右转、直行、行人、自行车及十六个方向各行其道,互不影响,把车辆 分流功能向四方向扩散,解决传统桥梁过于集中十字路口分流的缺点;此桥梁在原有弓型桥基础上方便改造、造价低、不新征土地、实用性强,真正实现市内快速道路,缓解交通压力,适用于大中小城市道路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示意图;
图2、是显示横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E、下沉人行道C、下沉自行车道D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纵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F、下沉人行道C、下沉自行车道D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附图中,A表示斜坡进口,斜坡进口也称为人行道、自行车道斜坡入口;B表示斜上坡通道出口,斜上坡通道出口也称为人行道、自行车道斜坡出口;C表示地下O型通道的下沉人行道;D表示地下O型通道的下沉自行车道;E表示横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F表示纵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G表示横向右转车道;H表示纵向右转车道;I表示横向双方向弓形桥上直行车道;J表示纵向双方向弓形桥下直行车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包括横向道路,纵向道路,横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E,纵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F,人行道及自行车道地下O型通道,在十字路口横向两端各架一座横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E,以及在十字路口纵向两端各架一座纵向左转调头U形斜坡弯道桥F。所述U形斜坡弯道桥下方净空为允许机动车通行高度或桥下净空4.5米。所述U形斜坡弯道桥专为左转和调头车辆使用,车辆从直行通道驶入所述U形斜坡弯道桥上调头后右转,完成左转弯;右转车辆沿道路右侧行驶,完成右转弯;横向直行车辆从弓型桥上直行通过,纵向直行车辆从弓型桥下直行通过;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采用斜坡进口A至地下O形通道,人行道与自行车道分离行驶,各行其道,每一方向各有出入口,出入口采用下行斜坡至O型通道连接,O型通道顶部部分采用透明采光顶或敞开采光处理。
如附图1所示,横向直行车辆通过横向双方向弓形桥上直行车道I完成横向直行,纵向 直行车辆通过纵向双方向弓形桥下直行车道J完成纵向直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清,未经李树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08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路发声条铺设电脑靠模
- 下一篇:一种降噪皮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