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金属效果的移动终端的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0618.3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8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甘汝云;庄贤明;谢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杨宏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金属 效果 移动 终端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外壳的表面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金属效果的移动终端的外壳。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表面的金属效果一般通过IML(In-Mold Decoration,一种在注塑模具内放置Film薄膜来装饰塑胶外观表面的技术)工艺实现,是一种把PET膜印刷后经过成型机成型,然后经过剪切后放到注塑模具内生产出最终产品的一种生产工艺。PET膜是塑料的一种,其片材可用于IML工艺,PET膜的一面经过硬化处理以加强其耐磨性,用作移动终端的外表面;另一面则用作丝印各种图案来实现外观效果,所以移动终端的金属效果主要通过印刷在PET膜上的油墨体现。
如图1所示,现有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由里至外依次包括塑胶底材层1、印刷油墨层2、PET膜3和外表纹理效果层4。通过IML工艺处理移动终端外壳的方法包括:第一步、裁料:把卷状的薄膜Film裁剪成已设计好尺寸的方形块,供印刷、成型工序用;第二步、平面印刷:根据要求的图标、文字制造成菲林网,在裁剪好的薄膜Film方形块上印刷图标、文字;第三步、油墨干燥固定:把印刷好的薄膜Film方形块放置在高温烤炉里干燥,目的是固定IML油墨;第四步、贴保护膜:避免在冲定位孔工序时弄花已印刷好的薄膜Film表面,需贴上单层或双层保护膜;第五步、冲定位孔:热成型的定位孔一定要冲准。剪切工序的定位孔有时也要事先冲孔;第六步、热成型(高压或铜模):把印刷好的薄膜加热后,用高压机或铜模在预热状态下成型;第七步、剪切外围形状:把成型好的立体薄膜的废料剪切掉;第八步、材料注塑:把成型后跟前模立体形状一模一样的薄膜放到前模上,注塑出IML成品。
但是现有的IML存在的缺陷有:1)IML注塑时膜片定位有公差,导致外壳周圈露白,且无法有效控制,只能通过签限度样品来解决(目前,外壳周圈露白在0.2mm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2)PET膜片不易拉伸,易出现裂纹,产品设计时在拉伸深度和倒角有特殊要求;3)IML工艺限制导致周圈是尖角(倒角的半径一般需要大于0.4mm),前壳的外形尺寸必须比后壳要小A(A为0.1mm),如图2所示,否则会刮手;4)具有良好的拉伸性的PET片材只能保证1H*1000gf的硬度,消费者使用时易刮花;5)整个工艺的制程复杂,生产周期长,备料周期长达十天,而且量产良率低(仅65%左右),组件单价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金属效果的移动终端的外壳,以解决现有技术对移动终端外壳的形状要求高,且硬度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金属效果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由里至外依次包括:塑胶底材层、底涂层、NCVM层、中涂层和表涂层。
所述的具有金属效果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后壳卡合,且前壳的周圈与后壳的周圈齐平。
所述的具有金属效果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其中,所述前壳和后壳的周圈的倒圆角的半径为0.1mm。
所述的具有金属效果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其中,所述前壳或后壳上具有用于嵌置摄像头装饰件的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之周缘的倒圆角的半径为0.1mm。
所述的具有金属效果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小灵通或者手持IP电话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金属效果的移动终端的外壳,采用了NCVM工艺对移动终端的外壳进行了表面处理,其外壳由里到外依次包括:塑胶底材层、底涂层、NCVM层、中涂层和表涂层,使得移动终端的外壳具有金属效果,而且大大提高了移动终端外壳表面的硬度,使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耐刮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NCVM工艺,减小了对移动终端的结构要求,使得前壳与后壳卡合后,前壳的周圈可与后壳的周圈齐平,提高了移动终端外壳的整体视觉效果,同时,由于减少了对移动终端结构的要求,大大缩短了备料周期、提高了产品的良率,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移动终端外壳的表面层次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移动终端外壳卡合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外壳的表面层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外壳卡合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前壳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0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单晶热场石墨加热器
- 下一篇:隔离开关机构箱检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