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剪刃自动退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60334.4 | 申请日: | 201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9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武;赵蕴智;邱忆;刘善青;张炜恒;胡赞捷;李玉钢;向前;徐立军;王晖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退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片剪切制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刃自动退磁装置。
背景技术
硅钢片剪切制样,是硅钢检验的一个头道工序。剪切制样的及时,对整个硅钢检验的及时率很关键。而剪切制样设备剪板机上的剪刃片又是剪板机上一个关键零部件。剪刃片在修磨后,由于磨削加工,剪刃上产生很强的磁性,如不进行退磁处理,在制样时,就会将试样吸在剪刃上,影响制样的质量,特别是影响制样的效率,而目前在对剪刃进行退磁的这项工作是由人工进行的,人工操作对一片剪刃要经过几次翻面,支持退磁器对剪刃来回移动,这种方法既耗时又费工,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很不安全,剪刃的退磁效果还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剪刃自动退磁装置,该装置能改善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提高剪刃退磁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剪刃自动退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绝缘剪刃支架、驱动机构、去磁电极头、滑块、与所述滑块匹配的滑轨、两个极限开关、可调止位块、固定止位块、及控制柜,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去磁电极头和滑块同时沿着剪刃片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可调止位块设置于滑轨上,所述两个极限开关均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两个极限开关均设置在所述可调止位块与固定止位块之间,所述去磁电极头、两个极限开关和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轴连接器、丝杆、及丝母座,所述丝杆通过所述轴连接器与电机连接,所述丝母座套设于丝杆外,所述丝母座可沿着剪刃片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丝母座的下端与去磁电极头连接,所述丝母座的上端与滑块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剪刃自动退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丝母座与去磁电极头之间的用于连接丝母座与去磁电极头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高度调节柄及与所述高度调节柄的两端相连接的两个连接杆,所述两个连接杆分别与所述丝母座和去磁电极头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去磁电极头为蹄形电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 该装置通过两个极限开关分别与可调止位块和固定止位块的配合,可实现去磁电极头的自动来回移动,改善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保证,且提高剪刃退磁的效率。
2. 驱动机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3. 通过高度调节柄和连接杆可方便调节去磁电极头和剪刃片之间的距离。
4. 使用时将剪刃片放置于去磁电极头的两磁极之间,可实现剪刃片的几个面一次性同时退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去磁电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剪刃自动退磁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剪刃自动退磁装置,它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绝缘剪刃支架2、驱动机构、去磁电极头5、可调止位块6、滑块12、与滑块12匹配的滑轨13、两个极限开关14、固定止位块15、及控制柜17。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去磁电极头5和滑块12同时沿着剪刃片的长度方向运动。可调止位块6设置于滑轨13上。两个极限开关14均设置在滑块12上。两个极限开关14设置在可调止位块6与固定止位块15之间。去磁电极头5、两个极限开关14和驱动机构分别与控制柜17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7、轴连接器8、轴承座9、丝杆10、及丝母座11。丝杆10通过轴连接器8与电机7连接。丝杆10和轴承座9配合连接。丝母座11套设于丝杆10外。步进电机7转动通过轴连接器8使丝杆10转动,丝杆10转动通过配合使丝母座11沿着丝杆10水平滑移。丝母座11的下端与去磁电极头5连接,上端与滑块12连接。
该剪刃自动退磁装置还可进一步包括设置于丝母座11与去磁电极头5之间的用于连接丝母座11与去磁电极头5的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包括高度调节柄3及与高度调节柄3的两端相连接的两个连接杆4。两个连接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丝母座11和去磁电极头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03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