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软管出料端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59526.3 | 申请日: | 201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8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林调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鹏拓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B65D41/62;B65D53/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软管 出料端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盛装液体或膏体物质的塑胶软管,特别与塑胶软管出料端的密封结构相关。
背景技术
软管具有重量轻,使用及携带方便的特点,应用领域广泛,可用于化妆品、日用品及医药包装等,其结构通常是由管体以及配合管体管口的管盖构成,使用时打开管盖,挤压管体取用物料,停止挤压后,外界空气会随着软质管体的复原而倒吸进入管体内,或是已挤出管体的物料再回流入管体内,对物料造成氧化或污染,不符合卫生的要求,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胶软管出料端密封结构,可增强出料端的密封性,防止挤压后外界空气倒灌及物料回流。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塑胶软管出料端密封结构,包括有塑胶软管管体的管口、密封垫、端塞和管盖;所述管体的管口内成型一间隔,该间隔的中部设有连通管体内部的出料孔;所述密封垫设于管口内,与出料孔形成配合,其采用软质硅胶材制成,该密封垫对应出料孔形成一较出料孔孔径大的挡面;所述端塞紧配合设于管体的管口上,具有底部开放的容腔,端塞的顶面贯设一连通容腔的通料孔;所述管盖与管体的管口形成配合,并其顶面上凸出一配合端塞通料孔的堵头。
该密封垫上设有环凸缘。
该端塞下部外壁上设有凸筋,并在凸筋的上方形成一限位挡缘,又端塞的内壁上设有配合密封垫环凸缘的挡片。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塑胶软管出料的管口上设置密封垫,利用密封垫材质的特性,可保证软管出料端的密封效果,并在停止挤压后可阻止外界空气及停留在端塞容腔内的物料回流入管体内,确保管内物料的安全及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塑胶软管10,包括有管体1、密封垫2、端塞3和管盖4组成。
所述管体1的顶部为管口11,管口11的外壁上环设有螺纹12,并管口11的内壁近管口处成型一间隔13,该间隔13的中部设有连通管体1内部的出料孔14,所述密封垫2设于管口11内,与出料孔14形成配合,是采用软质硅胶材制成,该密封垫2上设有环凸缘21,环凸缘21的下方形成一较出料孔孔径大的挡面22,藉由该挡面22可对应封闭出料孔14;所述端塞3紧配合设于管体1的管口11上,处于密封垫2的上方,其具有底部开放的容腔31,端塞3的顶面贯设一连通容腔31的通料孔32,通料孔32通过容腔31与管体的出料孔14相通,端塞底部外壁上设有凸筋33,并在凸筋33的上方形成一限位挡缘34,又端塞容腔31内壁上凸设有挡片35,端塞3安装时是采用强压令端塞3的凸筋33通过管口,紧配合固定的管口内,安装后使该端塞3的挡缘34挡止于管口,并端塞挡片35的底部顶持密封垫2的环凸缘21,使密封垫2稳固在出料孔14上;所述管盖4设有与管口11螺纹12配合的螺纹段41,并顶面上凸出一对应配合端塞通料孔32的堵头42。
如图4所示,旋紧管盖4时,管盖4的螺纹段41沿管口螺纹12螺入,并使管盖4顶部的堵头42封闭端塞的通料孔32,此时管体内的出料孔14受密封垫2挡面22的封盖,阻断了管体1内物料流出的通道,此时管体受到任何挤压管内的物料都不会从通料孔溢出。
如图5所示,使用时打开管盖4,挤压管体,此时密封垫2的挡面22受管体内物料的推挤弹性变形而打开出料孔14,管体内的物料可由出料孔14通过端塞3的通料孔32流出供使用;停止挤压后,如图6所示,密封垫2的挡面22则弹性回复封堵出料孔14,可阻止外界空气及停留在端塞3容腔31内的物料回流入管体1内污染管内物料。
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密封垫的设置,并结合密封垫材质的特性,可保证软管出料端的密封效果,并在停止挤压后可阻止外界空气及停留在端塞容腔内的物料回流入管体内,确保管内物料的安全及卫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鹏拓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鹏拓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9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