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笛托把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59372.8 | 申请日: | 201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0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贵;朱玉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奇美乐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D9/00 | 分类号: | G10D9/00 |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竖笛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竖笛托把。
背景技术:音乐是人类的灵魂,蕴涵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她陶冶情操且开发智力。家长们都知道孩子的能力培养要从小开始,“成功只属于有准备的人。所以初学乐器者成千上万。 怎样才能简单、快速的让初学者掌握竖笛的演凑,手指法和识谱是关键。初学竖笛者往往存在着手指法定位不准、演奏过程中变换指法时竖笛把握不稳,导致吹奏气流控制不稳以及音名不易识别掌握的现象,是竖笛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竖笛托把,它能让初学者迅速掌握竖笛的演凑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竖笛托把,包括托圈、托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托圈与托架设置成90°;托圈的直径为Dmm,托圈的高度为H mm,托圈的上端长度为L1mm,托圈的下端长度为Lmm,托圈的上端长度与托圈的下端长度之间连接的过渡圆半径为R1 mm,托圈厚为L2mm,托圈两侧宽为L3mm;所述的托架上端长L3 mm,托架下端半径为R mm,托架高为H1 mm,托架厚为L2 mm;所述的托圈的直径为Dmm=18 mm,托圈的高度为H mm=15 mm,托圈的上端长度为L1mm=10 mm,托圈的下端长度为Lmm=25mm,托圈的上端长度与托圈的下端长度之间连接的过渡圆半径为R1 mm=6 mm,托圈厚为L2mm=1.5mm,托圈两侧宽为L3=9mm;所述的托架上端长L3 mm=9mm,托架下端
半径为R mm=3 mm,托架高为H1 mm=10 mm,托架厚为L2 mm=1.5 mm;所述的托圈的直径为Dmm、托圈的高度为H mm,可随托圈的直径大小变化而变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美观。可在竖笛上任意位置移动,使爱好吹奏竖笛的初学者,根据自身手形大小确定托把位置,便于手指指法定位准确,同时可以依托把的位置作参照,更方便地识别各音音名;在演奏过程中变换指法时,依靠托把稳固笛身能更好地控制吹奏时的气流,使初学者快速掌握竖笛的演凑技能。并且还能防止竖笛在桌面上滚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1.竖笛, 2.托圈, 3. 托架, 4. 托圈的直径为Dmm, 5. 托圈的高度为H mm,6. 托圈的上端长度为L1mm, 7. 托圈的下端长度为Lmm, 8.托圈厚为L2mm, 9.托圈两侧宽为L3mm, 10.托架上端长L3 mm, 11. 托架下端半径为R mm, 12. 托架高为H1 mm, 13.托架厚为L2 mm; 14. 托圈的上端长度与托圈的下端长度之间连接的过渡圆半径为R1 mm。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竖笛托把,包括托圈2、托架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托圈2与托架3设置成90°;托圈的直径为Dmm4,托圈的高度为H mm5,托圈的上端长度为L1mm6,托圈的下端长度为Lmm7,托圈的上端
长度与托圈的下端长度之间连接的过渡圆半径为R1 mm14,托圈厚
为L2mm8,托圈两侧宽为L3mm9;所述的托架上端长L3 mm10,托架下端半径为R mm11,托架高为H1 mm12,托架厚为L2 mm13;所述的托圈的直径为Dmm=18 mm,托圈的高度为H mm=15 mm,托圈的上端长度为L1mm=10 mm,托圈的下端长度为Lmm=25mm,托圈的上端长度与托圈的下端长度之间连接的过渡圆半径为R1 mm=6 mm,托圈厚为L2mm=1.5mm,托圈两侧宽为L3=9mm;所述的托架上端长L3 mm=9mm,托架下端半径为R mm=3 mm,托架高为H1 mm=10 mm,托架厚为L2 mm=1.5 mm;所述的托圈的直径为Dmm4、托圈的高度为H mm5,可随直径的大小变化而变化。具体实施时,根据加工图纸尺寸,设计制造模具,将合格的具有弹性的ABS原料加热熔化通过压力注进模具压制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奇美乐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奇美乐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9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碱玻璃丝带绕包漆包铜扁线
- 下一篇:一种化工企业实时监控系统





